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2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隋唐墓志十二辰纹的图式构成分析
摘 要:十二辰纹是隋唐时期最为广泛流行的图式。其方位布局主要有Ⅰ式顺时针方向、Ⅱ式顺时针方向、Ⅲ式顺时针方向、Ⅳ式逆时针方向、V式逆时针方向五种形式。其排列组合方式主要有六种,分别为有秩序的散点式排列、以“壸门”为主的组合排列、以花卉纹样或...
山东地区出土单尊立佛的风格与源流研究
摘 要:山东地区的单尊立佛雕塑以独特的造型、精湛的雕刻工艺和丰富的艺术内涵著称,展现了佛教艺术在中国古代的发展轨迹及与周边文化的相互影响。对山东地区不同遗址出土的单尊立佛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比较,研究其风格演变和源流脉络,可揭示该地区佛教艺术的...
福州地区清代墓葬地上建筑调查研究
摘 要:福州地区清代墓葬建筑是研究清代丧葬制度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研究清代社会生活史重要的实物资料。利用考古学方法研究墓葬选址、地上建筑形制、布局、雕刻题材,归纳总结福州地区墓葬地上建筑的特点,并从中探讨清代福州地区对祖先的尊敬、孝道的体现...

文物保护

国保单位胡里山炮台维修项目探究之一
摘 要:厦门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近代炮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我们多方筹集经费分批次对文物进行全面修缮,作者计划选取个别有代表性、可借鉴项目研究说明以供参考。炮台由南向北,依次由战坪区、兵营区...
泰山古建筑群的保护与修缮实践
摘 要:泰山古建筑群的保护工作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也需要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与修缮的角度入手采取措施,实现保护与修缮并行,为提升泰山古建筑群保护与修缮质量提供支持,文章选择泰山古建筑群中的碧霞祠古建筑修缮项目作为背景探讨如何基于先进的技术...
曲阜碑刻资源专项调查与保护研究
摘 要:曲阜现有古代碑刻7000余通,是全国三大碑林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碑刻艺术宝库。目前,曲阜碑刻的安全保护形势严峻、病害成因复杂,需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确保碑刻的安全与有效利用。 关键词:曲阜;碑刻;现状;保护 DOI:10.20005/...
地震带上博物馆的预防性保护研究
摘 要:文物是记录历史的鲜活标本,也是学习历史最为宝贵的教材,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在文化教育方面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博物馆作为文物最为重要保藏地,其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处在地震带上的城市博物馆,除了要考虑文物日常的保护之外,防...
海南文物古建筑及传统村落防火对策研究
摘 要:文物和传统村落是见证和传承海南历史的珍贵文化资源。海南省文物资源独特而丰富,革命文物、华侨文物、民族文物和古建筑、古村落均独树一帜,已成为海南省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和文化强省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通过分析...
基于元宇宙形态的晋商大院数字化保护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元宇宙逐渐地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晋商大院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对于晋商大院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探讨如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

博物馆学

泰安市博物馆数字藏品管理及商业化道路探究
摘 要:博物馆数字藏品是当前博物馆学的研究热点。自国内引入数字藏品概念以来,众多博物馆发行了数字藏品。然而,由于信息阻隔,部分博物馆的数字藏品管理模式宣传效果不佳。文章以泰安市博物馆为例,分析数字藏品发展历程及现状,提出优化方案,拓展数字藏...
数字技术和博物馆社会教育的融合发展新探
摘 要:面对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博物馆科技赋能创造的历史契机,博物馆在保持社会教育核心职能的前提下,主动融合数字技术,通过沉浸体验、即时互动、数据共享等方式满足公众多样化、高质量的需求。文章从数字技术在实体博物馆、新媒体平台、数字博物馆、文...
浅谈博物馆语音导览
摘 要:导览是博物馆公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导览可分为人工讲解以及语音导览两种。人工讲解受到讲解人员数量和精力的限制,语音导览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工讲解的压力。文章通过分析南京博物院现有的三种语音导览,探讨目前博物馆语音导览的优点...
关于在临展体系中营造沉浸式数字体验的实践
摘 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博物馆展览边界不断拓展,改变了传统展陈模式,丰富了观众观展形式。文章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探寻新时代临展体系构建中,如何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创新展览介入方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以“科技+博物馆”的总体思想为指导,...
浅析“双减”背景下博物馆儿童教育
摘 要:“双减”政策的出台给博物馆儿童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博物馆作为儿童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如何在新形势下取长补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其教育职能,为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双减”政策为契机,博物馆应当充...
初探县级博物馆的发展瓶颈及破局之策
摘 要:随着文旅经济的发展,我国博物馆事业蒸蒸日上,县级博物馆作为地方文化的展示窗口,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是提升公众文化素养、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和宁化县博物馆是两块牌子同一套人)...
数字赋能:智慧博物馆建设中沉浸式体验空间的综合营造路径
摘 要: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高度集成的信息技术与环境设计,能够实现受众感官与认知的全方位刺激,使其在历史与文化的深度沉浸中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共鸣。基于此,通过文献分析法与案例研究,侧重于技术与文化内容的融合策略,通过环境感应技术和场景模拟实现个...
中小博物馆改陈实践与思考:以阿拉善博物馆“大漠史刻·东西互鉴
摘 要:随着阿拉善博物馆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及岩画艺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阿拉善岩画展厅展览内容、陈列空间、教育服务功能相对落后,展陈形式、文物展示滞后于研究发展成果。借着阿拉善盟阿拉善岩画艺术研究学会的成立,文物博物馆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时...
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路径
摘 要:博物馆作为开放性的文化教育空间,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在不断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需要的不再是单一技能型人才,而是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是推动博物馆发挥社会作用、推动文化事...
高校农博馆传承农耕文化的路径探讨
摘 要: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要求涉农高校进一步加强耕读教育,发挥耕读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功能。高校农业博物馆作为保存、传播、传承农耕文化的场所,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是传承...
简析数字化技术在纪念馆中的应用
摘 要:数字化技术通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展示,不仅能够实现对文物信息的永久保存,还能拓展文物的展示方式,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此外,数字化技术还为文物研究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工具,促进了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因此,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纪念馆...
传播学视域下革命纪念馆红色研学的多维价值与创新路径
摘 要:红色研学作为一种融合了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具有极强的传播属性,文章探讨了传播学视域下革命纪念馆红色研学的多维价值与创新路径。 关键词:传播...
革命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化建设路径
摘 要:革命历史类博物馆承载着展示革命历史重大事件和人物的责任。此类博物馆通常面临着物理空间限制、展品保存挑战以及参观者体验不足的问题。在数字化时代,探索有效的数字化建设路径成为提升这些博物馆展示效果和教育功能的关键。文章详细讨论了革命历史...
深圳美术馆新馆信息化工程实施路径探究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世界逐渐进入智能化、智慧化的时代。利用技术的先进性促进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文章介绍深圳美术馆新馆信息化建设的工程实施路径,通过楼宇智能化与专业信息化的建设,建成具备感知...
博物馆文创产品自助售货模式中的符号消费研究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符号消费与博物馆文创产品自助售货模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符号消费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符号价值和自助售货模式的特点,以及符号消费在该模式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符号消费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自助售货模式中具有重...
博物馆讲解员讲好文物故事的实践探索
摘 要:在新时代,文物故事不仅拥有教育价值、传承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当前博物馆对文物故事资源开发利用进程发展迅猛,但也存在资源利用方式过于传统、信息孤岛现象突出、文物故事专业开发人才匮乏、开发程度低、利用方式单一、新媒体平台利用...

学术研究

隋唐大运河(安徽段)出土古陶瓷文化遗产价值略述
摘 要: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但仅有安徽段进行过正式的科学考古发掘,其中出土了大量古代陶瓷器。既有丰富的实物资料,又有可靠的地层发掘依据,自1999年初次发掘发现至今,学界研究成果颇丰。文章从文化遗产角度切入,对大运河安...
三明历西渡初探
摘 要:三明市博物馆珍藏三方与历西渡有关的碑刻,记载的是清光绪时期喜充历西渡的人员名单、实谷数量、金额及此渡口运行的相关规定等。历西渡位于今三明市三元区列西街道,清时属沙县邑二十一都历西。历西渡是历西最主要的渡口,货物运输、人员往来多依赖此...
江宁曹家奏折中所见之清代织造生产管理
摘 要:清政府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集中设立了三所官营织造生产机构—“江南三织”,江宁织造府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以江宁织造府织造生产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研究时间锁定在江宁织造府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康雍时期,通过梳理曹家与康熙、雍正两位皇帝...
安徽江淮地区几何印纹硬陶的年代与性质
摘 要:迄今为止,安徽江淮地区出土几何印纹硬陶材料零星见于各种刊物,但至今尚未做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调查、整理并研究这批出土材料,有助于了解这一地区几何印纹硬陶的区域特征、演变过程及传播路径,丰富本区考古学文化内涵。文章以类型学分析手段,结...
“两创”视域下的齐鲁望族文化研究
摘 要:以王渔洋为代表的新城王氏家族是明清时期的齐鲁望族,家族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阐释新城王氏家族文化内涵和精神,并赋予新的时代价值,是新城王氏家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推动新城王氏家族文化“两创”,需要我们...
考古文博类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的创新表达
摘 要:传统媒体时代的考古文博类纪录片常因内容空乏单调、理解门槛高、人物塑造以及传播方式单一导致其创作与发展面临困境。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此类纪录片的创新表达创造了新机遇。如何创新使此类纪录片脱颖而出?文章将从人物塑造、呈现方式、传播方式三方...
壁画中的叙事与象征
摘 要:文章通过对凤凰山汉墓的形制、壁画内容及艺术特点的详细分析,展示了凤凰山汉墓壁画在线条与色彩运用、构图技法以及图像表现上的独特性,揭示出其壁画的叙事与象征功能。壁画中的叙事与象征主要围绕生死观念、重生信仰以及社会经济生活展开。在此基础...
交融与风尚:元代香药的使用与药食文化探析
摘 要:元代香药主要是具有药用性的天然材料,香药在元代饮食中广泛使用,是元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烹饪佐料。随着香药的风靡,在元代形成了独特的药食文化,成了元代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元代文化交融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元代;香料;药食文化 D...
商末周初兽面纹铜觯的考古发现及其历史价值评析
摘 要:商末周初是我国青铜器使用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兽面纹铜觯作为礼仪用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是研究当时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审美趣味的重要物证。本研究利用现代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对河南、陕西等地出土的商末周初兽面纹铜觯进行系统的分...
论魏晋南北朝文化在高句丽壁画中的体现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战乱频繁,中原汉族和少数民族不断迁徙、融合,文化互通。作为边陲小国,高句丽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留下了具有研究价值的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高句丽墓葬壁画跨越整个魏晋南北朝...
玉汝于成
摘 要:“中国古代玉器”是为高校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本课程融合交叉学科,依据考古发现和相关学术研究,对中国古代玉器和玉文化进行综合解读。在课程设计中秉持育人导向型的教学理念,将知识导向与方法导向相结合,突出问题意识。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密切结合...

文化遗产

北京香山寺的价值阐释与保护利用研究
摘 要:北京香山寺位于北京西山山麓,始建年代有唐、辽、金之说,发展于元、明,鼎盛于清代,并于乾隆年间成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咸丰和光绪年间,香山寺先后两次被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焚毁,遗存所剩无几。新中国成立后,香山寺经过几次修缮,展现出焕然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与发展研究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与创造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记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数字化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
汉代四川乐山崖墓画像的展示与利用
摘 要:四川乐山崖墓群在全国较为集中,麻浩崖墓最为典型,崖墓画像尤为珍贵,崖墓画像雕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东汉崖墓的代表之一。目前乐山崖墓群仍然有大量的崖墓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保护和展示利用,文章旨在从当前麻浩崖墓画像展示的内容形式与利用的...
基于地区文化特色的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模式探析
摘 要: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日益受到关注。文物资源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更是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文章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探讨了基于地区文化特色的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模式。通过对日照市文物资源现状的深入分析...
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共产党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山西省吕梁市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区域红色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树立爱国之心、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时期之一...
河南传统彩塑“泥泥狗”的美学特征研究
摘 要:在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泥泥狗”是极具原始风格的民间艺术品。“泥泥狗”是河南淮阳的一种彩绘泥塑制品,在传统民间艺术品中有深刻的影响。文章溯源了“泥泥狗”的历史背景,在对原初图腾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了其形态造型、图案设...

资讯

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新收获
近期,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考古发掘又取得重要收获,考古队员在遗址内发现了一座距今约5000年的超大型大汶口文化墓葬。 王庄遗址位于河南永城市苗桥镇,遗址面积63万平方米,是一处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2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4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7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歌剧

    歌剧

    2025年04期
    ¥15.00
  •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2024年24期
    ¥15.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05期
    ¥12.00
  • 公关世界

    公关世界

    2025年08期
    ¥12.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