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09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双乳山汉墓出土车马器的价值研究
摘 要:“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济南市长清区双乳山汉墓出土了较多的珍贵文物,其中车马器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文章对这些车马器的分类及重要价值进行阐述。 关键词:双乳山汉墓;车马器;鎏金;错金银;价值 DOI:10.20005/j.cnk...
邹城天齐庙壁画渡江画面内容考证研究
摘 要:济宁邹城天齐庙壁画渡江画面描绘了一幅三人渡江的场景。文章通过对天齐庙壁画渡江画面内容的分析,结合同类渡江题材壁画内容的对比研究,进而推测出邹城天齐庙壁画渡江画面所表达的内容主题,讨论了该壁画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天齐庙;壁画;渡...
肥城魏家坊关帝庙壁画“松鹤延年”画面文化内涵研究
摘 要:泰安肥城市魏家坊村内关帝庙壁画保存完好,描绘内容有人物、动物、建筑、树木、花卉等,线条勾勒及体貌、神态都能够详细辨认。文章简要分析了壁画整体的内容、绘制技法、艺术特征,对“松鹤延年”画面中“松”“鹤”等内容的文化内涵进行个体和整体分...

文物保护

浅谈地方博物馆青铜器保护与修复
摘 要:文物保护与修复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长期以来,受原始出土状态及保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青铜器会出现残缺、粉状锈、瘤状物、表面硬结物等病害,对青铜器造成严重的侵蚀损坏。文章结合常州市金坛区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的病变与损坏现状,探讨如何对青铜器...
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与保护传承研究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宝贵的记忆资源。文章以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为主线,阐释了加强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分析总结了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提出了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
浅析周逸群故居文物价值及保护利用
摘 要:周逸群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的清代建筑文物遗存。文章基于对周逸群故居文物价值的分析,提出周逸群故居在下一步保护利用时要重视对文物建筑的深化研究、强化周逸群故居与东山古建筑群的整体性和促进红色...
窑洞城墙遗址保护修缮与使用探索
摘 要:窑洞城墙是一种外筑城墙、内修窑洞的特殊城墙体系,与普通城墙遗址相比,此类型城墙的保护修缮与价值利用有显著的差异。文章以对古窑洞城墙保护修复为出发点,探讨对其进行保护规划与展示利用的原则;以米脂县窑洞古城城墙为例,针对该类型文化遗产的...
人工智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
摘 要:在科学技术变革的冲击下,人工智能逐渐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从信息技术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运用角度,对相关文献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融入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整理多个应用人工智能进行非遗保护的案例,围绕遗产...
文化线路视域下红西路军征战沿线遗产价值与保护策略
摘 要:文化线路是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保护概念,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整体价值的呈现。红西路军征战线路是一条典型的革命历史类文化线路,它反映了战争时期的历史文化交流、国家精神和共同记忆。红西路军征战的历史遗存体系具有鲜明的文化线路特征,遗产资源丰...
平阳县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对策
摘 要:平阳文化积淀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文章从保存现状与特点出发,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最后阐明保护的对策,以促进平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关键词:文化遗产;现状;特点;问题;对策 DOI:10.20005/j.cnki.issn....
基于云冈石窟风化侵蚀问题的科学性修复措施分析
摘 要:针对云冈石窟风化侵蚀问题的修复,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影响石窟风化侵蚀的元素众多,难以把控,致使修复效果甚微。由此,文章针对云冈石窟风化侵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立足于云冈石窟实际情况,综合相关研究,提出了科学修复措...
新时代合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路径探索
摘 要: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是很多城市在产业升级和城镇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课题,合肥也不例外,这项任务复杂而艰巨。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沪企内迁,形成了“十里连营”的工业带,造就了“合肥东部工业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合肥...

博物馆学

“智慧博物”视阈下的交互体验设计研究
摘 要:文章对新时代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做出了深刻探讨,探求如何完善“智慧博物”视阈下展品与观众间的互动体验设计,对观众在运用现代智慧化技术手段的博物馆所感受的视、听觉等感官形态进行分析,并尝试为泰山岱庙东、西碑廊设计一套智慧互动的方案,让博物...
试论博物馆公共空间文化表达的方式和路径
摘 要:博物馆收藏的“见证物”并不能直接实现文化传承的功能和作用,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进行表达与阐释。博物馆的建筑本体、陈列展览、内部装饰艺术、文创产品等都是文化表达的方法和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展览、虚拟空间、网络直播、数...
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项目策划和创新性思考
摘 要:博物馆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殿堂,是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和造就青少年儿童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其社会职能和定位也在逐步发展升级,博物馆的主要职能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物收藏与展示,而是更多地转向了社会教育和社会服...
活化资源 创新传播
摘 要:博物馆履行教育使命,是完善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资源,博物馆开发教育课程是其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合肥市李鸿章故居陈列馆充分活化馆藏和地域文化资源,拓展公共服务渠道,开发精品社教课程,实...
试述当下市级博物馆高质量陈列展览的新出路
摘 要:博物馆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和历史文化内涵。更好、更准确地架起历史与百姓沟通的桥梁,让老祖宗留下的瑰宝“说话”,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文化滋养,这是新时期博物馆人的责任和义务。文章立足于天水市博物馆,探索市级博物馆在现有文物资源基础上如何突...
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
摘 要:线上线下相融合是信息技术影响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形式的发展以及当前社会环境对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影响,阐述了新技术的应用对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驱动作用,提出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线上线下相融合模式的实施路径。 关...
涉侨博物馆新媒体运营现状浅析
摘 要:近年来,涉侨类博物馆适应传播新趋势,主动强化新媒体传播力度,但受限于传播内容存在的认知及情感障碍、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传播效果仍不理想。对中国博物馆协会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员新媒体运营情况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发现涉侨博物馆新媒体传...
浅析如何做好博物馆临展社教系列活动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提升,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也高度发展起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也愈加显著。博物馆在展示地方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上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博物馆举办展览期间,在宣传的同时举...
提升中小型博物馆藏品利用率的途径探析
摘 要:中小型博物馆一般指市、县级博物馆,这类博物馆在场馆规模、文物数量、可支配资金等方面都与大型博物馆存在较大差距,但在我国现有的博物馆体系中,中小型博物馆分布广、数量多,探讨研究中小型博物馆如何实现良性发展,对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整合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摘 要:天水市博物馆深入挖掘整理天水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策划举办了“红色热土—天水地区革命历史文化展”,讲好中国共产党在天水的革命历史、奋斗历程,讲好天水革命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好革命文物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汇聚发展力量方...
探析新形势下革命类纪念馆宣教新路径
摘 要:作为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分支,革命类纪念馆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利用自身红色资源优势,以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讲述红色故事为基点,积极打造“红色联盟”专家矩阵、深...
研学旅行,中小型博物馆如何主动作为
摘 要:2016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正式拉开了中小学生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大幕。伴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实施,研学旅行如火如荼地展开,而由于诸多原因,一些中小型博物馆很少主动开展研学活动,大多处...
“千秋二七”红色教育主题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案
摘 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红色研学成为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校内外协同育人的创新形式,也是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新方式。为宣扬郑州红色文化、传承红色记忆,让更多中小学生从小接受党史教育,学习二七精神,培养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开展了...
从存世封泥看秦汉时期园林形式及其管理
摘 要:秦汉时期是中国园林的生成及初期发展阶段,园林的形制、规模和内容等与后世园林有诸多不同,其中的一些做法对后世宫廷造园影响深远。文章在对存世的封泥、印信等文物及相关信息进行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的园林内容及相关职官以及园林管理模...
试论洗砚池晋墓墓主身份
摘 要:洗砚池晋墓中由于缺少墓志铭等可靠的文字资料,关于这两座墓的主人,学界的说法还不统一,但大部分都是从琅琊王司马氏和琅琊王氏两大家族上去考虑的。洗砚池晋墓墓主身份虽然非同寻常,但漆器水平与其他随葬品颇不相称,其来源完全可能是私人作坊,根...

学术研究

浅析徽州园林在电影场景中的作用
摘 要:电影场景作为电影艺术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内容,在电影美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场景在电影中的作用出发,分析徽州园林在电影场景中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电影场景;徽州园林;视听语言 DOI:10.20005/j.cnki.issn....
浅析中国书画装裱技艺中的宋式裱
摘 要:装裱技艺在我国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书画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分画、七分裱”深刻地体现了装裱技艺与书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宋式裱初创于宋徽宗宣和年间,又称“宣和裱”。宋代装裱形式的多样性发展,对我国后世装裱技艺的...
闽东考古事业发展初探
摘 要: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闽东考古资源丰富,做好闽东考古工作对保护、传承、弘扬闽东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试图通过调查闽东考古工作的概况,阐述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发展闽东考古事业的路径。 关键词:考...
合肥地区名人故居的展陈现状与思考
摘 要:合肥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尤其自晚清至当代出现了很多历史名人,这其中不乏影响历史进程、推动历史前进的人物。在他们逝去后,其所居住的建筑经过维修与布展后成为传播名人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场所。由于受原有建筑形式和建筑空间影响,策展者在...
论孟、荀对孔子知识论的发展
摘 要:孔子建立了“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的二元知识论,孟子以“心性”立论,继承了孔子“生而知之”的一面;荀子以“经验”立论,继承了孔子“学而知之”的一面。从“生而知之”到“学而知之”,显示出的不仅仅是孟子和荀子知识论的差异,也表现了一种...
陈埭丁氏宗祠的文化传承及其价值阐释
摘 要:陈埭丁氏宗祠,肇建于明永乐年间,建筑群既有我国汉族文化的内涵,实质中也包含回族标志和伊斯兰文化,其具有回汉文化相融合的特色。一座陈埭丁氏宗祠,半部泉州回汉两个民族融合发展史。作为福建省乃至国内历史最为悠久、建筑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
传钟繇“流美”论与魏晋书法美比较研究
摘 要:钟繇是魏晋时期享有盛誉的书法家,被后世尊为“正书之祖”,他的书法作品与书学理论对研究魏晋书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传钟繇“流美”论,以用笔为天、流美为地,对后世书法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此论作为参考对象与魏晋书法美进行比较研究,可探寻...
试析北庭故城出土彩陶盆中的文化信息
摘 要:2021年北庭故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在位于城址子城西南部一高台地上的11号遗址中清理出土一件彩陶盆,这是目前北庭故城出土陶器中唯一一件有彩绘的完整陶器。不论是其器表形似宝相花纹的几组纹饰,还是底有孔洞的奇异造型,皆蕴含着古代先民的...
论山东地区汉代画像石中西王母形象的变化及特点
摘 要:在汉代画像石中,西王母的形象变化较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西王母形象具有明显差异。文章以山东地区汉代画像石为例,首先介绍了山东地区汉代画像石与西王母形象的研究价值;其次分别结合西汉画像石、东汉画像石的图像内容,说明了西王母形象的变化...
从日照出土刻画符号与器物看日照太阳文化
摘 要:日照是孕育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莒文化的摇篮,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更是我国太阳文化及太阳崇拜的重要发源地。基于地理古籍的地望考证和相关神话传说,日照就是神话传说中太阳之母羲和的“浴日之国”。日照地区出土的器物及早期刻画符号显...
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分裂、重知识讲授而轻精神内涵阐释。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提升教师的...
论撒拉族传统服饰文化与多民族交融
摘 要:撒拉族是13世纪随元军迁入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13万左右。撒拉族自何地迁入我国没有详细的文献记载,据当地居民口传是从中亚撒马尔罕迁入的,现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相传13世纪撒拉族人初到青海循化孟达地区,从此与这里...

文化遗产

文物资源景点化与文旅融合的思考
摘 要: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资源,它对于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遗产中,有相当部分是极具旅游价值的文物景点,这些文物资源应该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以株洲地区为例,探讨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物资源向景点景...

考古研究

芜湖市繁昌区新港明城墙砖窑遗址发掘收获与初步研究
摘 要:2008年,为配合富鑫钢铁厂工地施工,原繁昌县文物部门配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3座明城墙砖窑进行了发掘清理,同时在附近征集了4块明城墙砖。对发掘窑炉结构和城墙砖铭文的分析,对研究明城墙营造史及多重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明...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遗存探析
摘 要:灵宝西坡遗址是探索和研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或称庙底沟文化)热门的话题之一,其代表着庙底沟类型阶段的社会复杂程度。文章以西坡遗址考古发掘已发表的材料为依据,对遗址中的重点遗迹进行人类学角度的解读,以期能够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关键词:...

资讯

雄安新区考古新发现一批重要文化遗存
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4月29日消息,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2021—2022年考古勘探发掘已完成并通过验收考古发掘项目13项,出土陶、铜、铁、瓷等遗物共1900余件套,发现一批仰韶晚期、龙山、夏商、东周、汉代时期重要文化遗存。 为进一步了解雄...
重庆新发现千年汉代崖墓 出土文物56件(套)
近日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一工地新发现一座千年汉代崖墓。经发掘清理出土文物56件(套),时代初步判断为东汉时期。 据介绍,2023年4月中旬,江北区北滨路一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古墓,当地立即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6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7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6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0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3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2期
    ¥12.00
  • 艺术广角

    艺术广角

    2025年03期
    ¥6.00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19期
    ¥9.90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5年06期
    ¥21.00
  • 中华手工

    中华手工

    2025年03期
    ¥9.6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