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洛阳伽蓝记》南朝档案举隅
摘 要:《洛阳伽蓝记》成书于东魏武定五年(547),记述北魏洛阳城内重要的佛寺,兼及东汉至北魏定都洛阳期间的政治史实、风俗掌故、名人轶事、城建沿革,体例谨严、包罗宏富且都能系之以具体的地理方位。书中包含很多与南朝相关的档案信息,既可订正南朝...
汉代神话体系成熟的代表作
摘 要:邯郸市博物馆藏“蜀西工”造酒樽制作精良、纹饰精美,是汉代赵国青铜器的典型代表。樽体侧面以西王母崇拜为主题的神仙异境图像,反映了两汉之交神话思想的发展情况,也反映了道教信仰的进一步成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诸多纹饰升仙、长生意义...
内乡县衙监狱建筑遗址探究
摘 要: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南方向的内乡县,古称“菊潭”县,《内乡县志》记载,内乡县衙始建造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在之后的岁月更迭中数次被毁又屡次重建,到现在将近有720年的历史。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处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官署衙门,是浙江...
福建中医药大学博物馆馆藏汉代以前中医外科诊疗工具研究
摘 要:汉代以前有关中医外科的文献记载较少,然而大量的考古发掘和文物征集为我们研究当时的体质、疾病、诊疗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福建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一大批从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外科诊疗器具和大型外科手术的见证物。文章以文物藏品的整理方法...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陈列文物的初步研究
摘 要:港口史包含了特定时期与港口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社会生活等历史。从远古时期的原始港点到当今绿色港口的建设,我国的港口发展与中国历史的进程亦步亦趋。文章通过对中国港口博物馆陈列的与古代港口相关的文物进行探究,分析文物的历史...
山东邹城铁山《石颂》刻字“门抽杞梓,家握芳兰”考释
摘 要:摩崖石刻是我国特有的古代文化景观,极具文物价值与研究价值。石刻上的文字距今年代久远,部分语句与一般的书面表述并不相同。其中有的不易理解,比如北齐石刻“门抽杞梓,家握芳兰”的表述罕见、别致,饱含美意,之前无人做出正确解释,甚为可惜。作...

文物保护

馆藏徽州鱼鳞册的修复研究
摘 要:安徽省图书馆馆藏明万历鱼鳞册是一部特殊装帧形式的木活字本徽州文献。文章从其版本考订和文献价值研究入手,针对存藏现状,遵循“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通过拆书、配纸检测、书叶修复、还原装订等方法进行了系统性修复。同时对师徒合修的技艺传习模...
濮阳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研究
摘 要:濮阳传统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是濮阳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濮阳传统村落不仅可以留住“乡愁”的记忆,更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业。党中央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将传统村落保护列为新时期农村地区建设发展的重点工程项...
文物景区的保护与发展
摘 要:文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深厚的历史价值。我国有众多以文物为核心的景区,成为当地旅游的重要展示窗口。然而在景区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文物破坏、景区违建等行为,大大影响文物保护和景区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全国重点文...
对正定隆兴寺石质文物科学保护问题的思考
摘 要:正定隆兴寺作为我国佛教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其石质文物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石质文物的保护工作却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缺乏科学随机保护措施等。本研究旨在探索对正定隆兴寺石质文物进行科学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其保...
基于城市记忆理论的遗产桥梁保护及利用研究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步伐也不断加快,大量城市建筑遗产遭到破坏,人们记忆的碎片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缓解城市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尤为重要。基于城市记忆理论,以武汉长江大桥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建筑遗产的记忆测评指标...
从海宝塔的文物价值浅谈宣传保护现状
摘 要:海宝塔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作为存续至今的古建筑,有独特的文物价值。文章通过重点介绍海宝塔多个方面的价值,浅谈其当前宣传保护情况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几点思考和想法。 关键词:海宝塔;文物价值;宣传;保护现状 D...
浅议文物预防性保护应用
摘 要:文章重点以唐山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为例介绍文物预防性保护实际应用中的业务规范,通过对当前文物保护发展及现状进行简要分析,进一步明确文博行业主流文物保护做法,为读者了解博物馆文物保护方面知识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防性保护;包装;运输 D...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
摘 要: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长期以来生态平衡的基础,而文化多样性同样是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关键。文化遗产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为人类社会的生态平衡做出重要贡献。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人工智能、5G、VR和AR等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
清代祭蓝釉的呈色特点及其在修复中的应用
摘 要:文章综合论述了祭蓝釉陶瓷的发展历程及呈色特点,并分析了祭蓝釉的显色原因,探讨了祭蓝釉的制作工艺对于祭蓝釉瓷器釉面修复的借鉴作用,分析了做色环节中自然昼光、漆料稀薄度、层次厚度等因素对最终修复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祭蓝釉;呈色特点;显...
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探讨
摘 要:如何加强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是目前古建筑保护的重要课题。随着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古建筑要充分吸收保护与数字化建设的经验,探索古建筑数字档案的管理模式。文章以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为研究视角,分析了建设古建筑数字档案的重要意义,提升了古建...

博物馆学

浅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特点与功能
摘 要: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是博物馆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开发了以宋韵文化、爱教基地、志愿服务为代表的多样化社会教育活动。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覆盖人群广泛,助力提升全民学习文化历史;充分挖掘遗址特色,...
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博物馆志愿者管理
摘 要:志愿者管理有别于其他组织管理,主要是由于志愿者为不受薪群体,且大家的职业背景、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对于博物馆志愿者的管理,更多的要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为最终目标。文章从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团队的搭建、志愿者招募、培训、奖惩...
关于博物馆新定义下展教服务开展的若干思考
摘 要:2022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公布的博物馆新定义,高度概括了新时期博物馆发展的关键特征,进一步突出了博物馆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展教服务的重要性。文章以博物馆新定义为启示,结合国内相关政策法规和实际调研情况,分析了博物馆展教服务开展中...
博物馆陈列展览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场所,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博物馆陈列展览作为博物馆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博物馆...
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地位转变及实践
摘 要:新媒体在博物馆中从最初的被排斥,到如今占据不可或缺的话语地位,经历了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博物馆逐步尝试应用新媒体的实践过程。博物馆逐渐在各方面应用新媒体进行了越来越多的实践,包含博物馆藏品征集、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展陈、受众服务和...
新疆地区博物馆文创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自2008年起全国的博物馆都开始免费开放,博物馆的公益性、教育性进一步得到加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博物馆文创作为一种新事物出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对于历史有了一个更加直接的了解,赋予博物馆新的活力,但也出现了如专业性人才短缺、营销方...
对革命类纪念馆藏品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革命类纪念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20年,国家文物局组建革命文物司,不仅实现革命文物行政机构从无到有的跨越,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也迎来崭新阶段,革命文物传承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将更好地发挥。...
历史记忆、文化诠释与美育实践:宁夏博物馆的展览实践研究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不竭的源泉。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免费开放,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再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这些博物馆是特殊的社会文化机构与美育载...
浅谈新时代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创新性改革
摘 要:新时代下,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应结合广大群众对历史文化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创新性改革的新思路,思考如何通过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更深入地为群众送去丰富的文化大餐。文章分析了博物馆传统社会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并以齐...
文旅融合:博物馆展览策划的创新思路
摘 要:近年来,国家进行的机构改革中,将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进行融合,形成全新的文旅融合模式。文旅融合也因此直接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国家博物馆的建设工作随之多元化转变,成为展现区域文化和特色的重要标志。基于文旅融合发展的要求...
区域文化在朝阳佑顺寺博物馆中的表现与作用
摘 要:文章以朝阳佑顺寺博物馆为例,对地方博物馆中的区域文化进行探究。首先介绍了朝阳佑顺寺博物馆的建筑特色与历史价值及馆内藏品概况。随后从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朝阳市的区域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方博物馆在区域文化...
推进文化润疆建设进程 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职能
摘 要: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新疆各级政府、社会组织投身于新疆文化建设工作,从新疆特色民族文化入手,揭开中华文化的历史画卷,将丰富且优秀的中...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旅行社”模式探索
摘 要:旅游在文化的熏陶中得以丰富,文化在旅游的认识中得以传承。“博物馆+旅行社”模式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唐山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旅行社”的发展模式和存在的问题,以求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碰撞下,实现博物馆文旅融合的创新性...
“两创”视域下博物馆宣教创新路径研究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引导,为深度开展中医药博物馆宣教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文章以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为例,从文化“两创”实践层面入手,将中医药文化与时代问题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
数字化技术在文物馆藏与展览中的应用
摘 要: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馆藏和展览方面的应用,不仅能有效避免文物的损耗,还能丰富展览的形式,提高观赏吸引力。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通过建设大数字智慧管理系统,并且运用三维扫描、虚拟展示等技术,有效提升了博物馆的文物馆藏管理水平。其打造的虚...

学术研究

海昏侯刘贺墓车马坑出土当卢综合研究
摘 要:海昏侯刘贺墓车马坑是目前第一次在长江以南发现的汉代实用真车马陪葬坑,坑内出土当卢多达106件,根据器物形态可分为圆形、叶形、葫芦形、桃形、犄角形和圭形,共六型,其中圭形与犄角形当卢占主体,葫芦形、圆形、叶形与桃形次之。文章从数量、形...
馆藏青铜器铭文分类研究
摘 要:商周青铜器是新乡市博物馆的馆藏特色之一,数千件青铜器品质精良、类别齐全,多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典型器。其中带铭文的青铜器数十件,铭文一到五字不等,内容丰富,为研究商周历史、铭文特色及青铜器断代分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商周...
明代孔雀绿釉瓷器与瓜皮绿釉瓷器对比分析
摘 要:明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瓷器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艺术风格的转变。孔雀绿釉和瓜皮绿釉是明代瓷器釉色中的两种重要代表,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本研究通过对明代孔雀绿釉瓷器和瓜皮绿釉瓷器的对比分析,发现它们在釉色...
从馆藏文物看民俗中的福文化
摘 要:提篮是有提梁的篮子,是民间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器物。提篮除了在民俗活动中用于盛放物品以外,还寄托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在祭祈仪式中使用提篮这一载体来传递人们的心意,祈盼得到“福”和庇佑。在很多地区,制篮技艺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铁门关之“庆献龙宫”匾额与古代海神信仰
摘 要:匾额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装饰之一,是古建筑艺术作品的画龙点睛之笔。它集古代书法文学、思想信仰、木雕篆刻、艺术装潢于一身,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文章通过对明清时期铁门关龙王庙“庆献龙宫”牌额的介绍,引出铁门关的历史文...
大同地区北魏墓葬与民族融合现象探索
摘 要:大同地区北魏墓葬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民族融合现象的存在,促进了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发展,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和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文章加深对大同地区北魏墓葬、民族融合现象...
浅议团菊纹的形成发展及流布
摘 要:瓷器的纹饰相较于其胎釉、造型和制作工艺,更易于传播,受时代和文化的影响更明显,到了宋代市民社会兴起,书法绘画艺术蓬勃发展,间接促进了瓷器装饰的迅速发展与兴盛。经历五代由黄堡窑形成发展起来的团菊纹,随着北宋耀州窑刻花装饰受到社会追捧成...
从玉门花海汉简看西汉边塞小学教育的普及与影响
摘 要:西汉王朝通过在郡县推广办学兴教,在郡国及以下的县、道、邑、候国等地方设学,让西汉的小学教育进入了昌盛时代。西汉开通西域后,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河西四郡设立,小学教育延伸至边塞之地。甘肃玉门酒钢花海农场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汉简,...
明清时代闽南石窟寺选址研究
摘 要:龙湫岩是云霄地区唯一的石窟寺,明末清初由明末遗臣吴燮山主持开凿于东厦镇的白塔山仙人峰北麓,石窟寺选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石窟寺山门至龙湫岩下寺一带的山石崖壁、岩洞以及寺观建筑等处,至今保留明清至近现代题刻多种,是研究明清至近代当地文...
福州地区窑口浅析
摘 要:文章通过对福州怀安窑、福清东张窑、闽清义窑、连江浦口窑等四个窑口的器物釉色及造型、窑炉类型、烧造方法及装饰手法、器物外销情况等的分析,揭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福州窑口的特点,并从福州陶瓷外销的历史展示福州与亚洲周边国家的经贸文...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视角下教育文物的教育价值
摘 要:教育文物清晰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蕴含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金华市博物馆馆藏孔子弟子镜作为一件历史悠久的教育文物,在历史变迁与儒学积淀过程中必然包含着特殊的教育价值。因此,以孔子弟子镜这一经典之作为例,挖掘其对于当代人...

资讯

聚焦水下考古重要发现
10月1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通报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威海甲午沉舰遗址3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会议。 此次会议展示了我国水下考古领域的重...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2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4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7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2024年24期
    ¥15.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05期
    ¥12.00
  • 公关世界

    公关世界

    2025年08期
    ¥12.00
  • 收藏·拍卖

    收藏·拍卖

    2025年01期
    ¥28.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