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7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西风濡染
摘 要:山西大同湖东编组站北魏墓M21出土一件残损的玻璃器,整体呈胆形,纤薄中空,整体贯通,结构特异,是一件极具特色的北朝玻璃器,被学者称为“玻璃注”。学界对该玻璃注的功能、性质以及形式来源研究甚少。文章通过对比与该玻璃注时代相近、造型或结...
天长纪庄汉墓出土漆器纹饰分析
摘 要:2004年考古人员在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纪庄发现了一座汉代中期的墓葬(编号M19)。该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丰富而精致,尤其是出土的47件/套漆器。基于形式分析法及图像学方法对该墓出土漆器进行纹样研究,认为纪庄漆器纹饰在纹饰主题、色彩搭配、...
浅谈南阳楚墓出土的玉器
摘 要:楚玉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南阳春秋楚墓出土的玉器数量丰富,种类繁多,器物精美,用料讲究,内涵深刻,既有典型的楚文化特色,又兼具中原文化的特点。文章着重对南阳淅川及市区内物资城一号墓等重要墓葬出土的春秋中晚期楚国玉...
吕梁地区出土古代青铜器概论
摘 要:吕梁地区先秦时期青铜器发现数量多,二里头文化时期,朱开沟文化、东太堡文化交错分布,未发现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商代前期,近年来在离石后石村发现的M32发现一把青铜短剑,刷新了认识。商代晚期,随着商王朝对西北方向的重视程度、商文化与土著集...
石奇通地脉梅老识天心
摘 要:《梅石观生图》拓本现藏石家庄市博物馆,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朱珪曾孙朱甸霖摩勒上石。《梅石观生图》是为纪念嘉庆皇帝的老师朱珪60岁寿辰而作,画家缪炳泰画像,题咏者包括皇子、皇孙以及同僚、受业者,多达29人,对研究朱珪与嘉庆帝真实...

文物保护

探究古籍文献修复用纸纸库建设困境及措施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为重要。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经千年,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很多古籍已经损坏。为此需要加强对古籍文献的保护,使优秀历史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发扬。为使古籍继续传承,古籍修复是保护历代古...
关于传统书画修复技术与科技结合的研究
摘 要:在整个修复项目中借助科学器械完善传统技术的局限性,从修复前的材料选择,到具体的修复步骤,加入科学仪器检测项目,为书画修复提供数据与依据。 关键词:书画文物;修复技术;装裱修复;修复理念 DOI:10.20005/j.cnki.iss...
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摘 要:在国家数字化战略下,文物保护领域应用数字化技术开展保护及展示传播工作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立体扫描测绘技术,其凭借精度高、全自动、获取数据量大、无接触、可全天连续运作的优势,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得以广...
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利用
摘 要:图木舒克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典型代表。境内分布41处定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是屯垦戍边事业的重要历史见证。文章以图木舒克市定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测量与研究,深入分...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
摘 要: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强大创造力。近年来,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逐步取得了有效成果,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大运河商丘段为研究对象,从...
文化线路理论视域下嫩江市古驿道文化保护探究
摘 要:嫩江市旧称“墨尔根”,清康熙时期该城市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设驿而兴。清代,墨尔根驿站以及经由该驿站的驿道在保卫边疆安全中曾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并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古驿道文化。如今,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嫩江市对发展本地的古驿道文化越发重...
浅析博物馆文物保护建筑工程管理
摘 要: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南路89号。原为“惠州会馆”。开始建设于民国时期。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周边有砖砌围墙,中间有一圆拱形砖混大门和雕花铁栏栅门扇。由大门进入前院,为一座两层带半地下室的砖...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合同书的复制
摘 要: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社员秘密聚会,在一份分田到户大包干的字据上按上鲜红的手印(或印章),这是全国农村第一份包干到户的合同书,这张契约就这样载入史册。此件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了将该文物备份保存和用...

博物馆学

试论博物馆藏品征集制度建设
摘 要:博物馆藏品征集制度建设是《国有博物馆藏品征集规程》等法规对每一个博物馆的具体要求,在文博事业当前的发展形势下,也越来越重要,博物馆应尽快完成这一制度的建设。建立藏品征集制度,要严格依法依规,博采众长,明确目标,合理制定细则,一旦成文...
博物馆开展在职人员培训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博物馆事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中,博物馆职能也随着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拓展和完善,然而博物馆人才尚不能完全适应博物馆的发展,因此加强博物馆在职人员的培训成...
当代博物馆联名文创产品优劣势分析
摘 要:博物馆联名文创产品风靡一时,产品的优势与缺陷逐渐显露。文章就目前销量领先的十个博物馆的联名文创产品与普通文创产品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发现博物馆联名文创产品更能吸引消费者,在联合中融入多种视角,为文创产品增添更多可能性,助力博物馆事业...
博物馆关于展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我国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公众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逛博物馆逐渐成为社会公众所认可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然而,当前不少博物馆仍存在先展后教、展教分离等问题。所以,从展览策划开始便树立展教结合观念,创新展览与教育活动结合的方式方法,对博...
浅析博物馆文物活化的实践与策略
摘 要:博物馆是展示历史文化的场所,具有传承、教育、收藏等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就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文物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文物资源被探索开发出更多的创新价值,让历史不再沉默,让文物变得鲜活,成为新时代文博工作的...
浅析高校博物馆教育的阐释路径
摘 要:高校博物馆是立足于高校的文化机构,承担着最根本的校园社区的教育职能和使命。文章以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为例,分析高校博物馆教育的阐释路径和实践:以藏品建立对话基础、打造文博课堂推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重视博物馆展览和活动的互动体验,并探...
主体间性视角下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权责分析
摘 要:文章以角色交往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博物馆讲解员面临的工作现实困境,得出讲解员所面临的现实工作困境大多可以归结为讲解员自身的交往关系出现的地位不平衡导致的结论,即主体性的失衡。从角色权责的角度,鼓励从主体间性视角出发,探索讲解员在不同交...
以观众为中心
摘 要:21世纪的博物馆运营理念,出现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观众为中心”的趋势。展览作为博物馆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形式,是博物馆传播先进文化、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主要手段。如何在展览层面践行此理念,是当代博物馆所面临的挑战。文...
浅谈抗美援朝文物历史价值的展示
摘 要:馆藏抗美援朝文物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见证物,是抗美援朝纪念馆社会教育、讲解服务、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等专业工作不可缺少的实物基础。抗美援朝文物不仅蕴含丰富的史实价值信息,更蕴含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始终发扬祖国和人...
优化革命纪念馆展陈,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功能发挥
摘 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印发把爱国主义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新时代革命纪念馆肩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使命。文章结合多年陈列展览业务工作经验,从展陈视角提出革命纪念馆展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功能发挥实践载体中的基础性资源等基...
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博物馆发展思考
摘 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已是大趋势,特别是对于资金短缺、技术发展滞后、体制机制僵化的地方媒体,融合创新已是必然。以宣传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地方博物馆,也应顺应信息化传播方式的变革,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通过新媒体运用实现宣传方式的个性化,...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和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的思考
摘 要: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财富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频繁出现文物被损毁的现象,导致众多文物流失,这也给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文...

学术研究

大同地区北魏墓葬出土陶马类型与特点研究
摘 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同地区发掘出土的北魏墓葬共计千余座,其中不乏像方山永固陵、司马金龙墓、宋绍祖墓等规格较高的墓葬,墓内随葬器物丰富,其中就包括大量的陶马俑群,如司马金龙墓、宋绍祖墓就出土了上百件陶马俑。此外,还有一些无明确纪...
浅谈柄香炉源流及其文化寓意
摘 要:柄香炉作为焚香所使用的器具之一,多出现于石窟龛刻、壁画、寺院窖藏等与佛教相关的场景。学术界关于柄香炉的研究,或以时间为线索,讨论以鹊尾形柄香炉为主的形式上的流变;或以地点为线索,对不同文化区域范围内的器物进行横向对比。文章主要站在宏...
从古代碑刻档案看关帝历史文化
摘 要: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是明清两代重要的军事城堡,现存明清碑刻12通,是反映嘉峪关地方文化最原始、最珍贵的石刻档案。其中关于关帝庙的碑刻共计8通,因地方史志中记载这座关帝庙修建情况的资料并不多,这些碑刻就成为研究关帝庙营...
辨骨识踪
摘 要:奥氏马Equus(Sussemionus) ovodovi是一种已经灭绝的马科动物。庙梁遗址的奥氏马骨骼大都出土于房址和灰坑中,长骨几乎都从中间断裂,且观察到切割痕、刻划痕、砍斫痕等人为痕迹,这些骨骼表面痕迹表明奥氏马在遗址中是一种...
无声之眄
摘 要:汉字作为中华文明基因,几千年来如同氧气般悄无声息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命乃至灵魂。在人们日常思考和使用的过程中,其功能性被放大,而文化含义逐渐被忽视,汉字的全貌变得抽象、模糊甚至游离。中文字体设计面临同样的困境,设计师在强调实用的同...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侗族琵琶歌的英译研究
摘 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尚无英译本,由于其蕴含的独特语言文化,翻译具有较高难度。文章从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视角探讨了侗族琵琶歌英译的策略。在语言维度上,译文应符合英语读者的思维习惯,以便在译语生态环境中生存和长存;在文化...
尤溪县大福圳民居建筑初探
摘 要:大福圳民居是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梅仙镇的一处传统古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形式独一无二,历经百年岁月,仍然保留着传统建筑的风貌和特色。文章对大福圳民居的建筑形态进行梳理,分析建筑特色,总结独特的文物价值,为研究闽中地区特色传统建筑提供...
汉代画像砖展现的特点及重要意义
摘 要:在中国古建筑研究方面,汉代建筑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汉代画像砖则是兼具图像特征和建筑工艺研究价值的瑰宝。有关汉代画像砖的研究由来已久,从艺术特性到考古价值,从民俗文化视角到历史文化视域,对我国古建筑研究和史学研究都...
从《宝贤堂集古法帖》浅谈中国书法发展
摘 要:《宝贤堂集古法帖》是我国现存原石最完整的大型藩府刻帖,集《淳化阁帖》《大观帖》《绛帖》《宝晋斋法帖》之所长,内容充实,做工精湛,充分反映了各时期书法艺术成就,也是中华文化永续传承的历史见证。 关键词:《宝贤堂集古法帖》;中国书法发展...
天祝东大寺文化渊源探究
摘 要:河湟地区因其位于河西走廊之要道,成了藏传佛教东传的主要据点。天祝作为河煌门户,自五代以来便以藏传佛教为主要信仰,千年来政权不断更迭,宗教派系不断变化,使当地宗教寺院内的装饰与壁画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特色,其中较为著名的便是天祝东大寺的《...
论傅山书法艺术及对后世的影响
摘 要:文章对傅山的生平进行了介绍,从傅山的个人经历分析了其书法思想和特点的形成,研究了傅山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傅山在三晋大地名声显赫、家喻户晓,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主张是书法史上...

文化遗产

文旅融合背景下惠州西湖景区文化内涵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惠州西湖是岭南山水园林的代表。通过建立和提升改造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加强名人故居的展示利用,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实行遗址、原址保护等方式,可以提升惠州西湖景区及周边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品位和内涵,进而达到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
乡村振兴视域下广灵剪纸的数字化形式构建研究
摘 要:山西广灵剪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特色鲜明,题材多样,产业完整。随着乡村振兴与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推进,探索广灵剪纸的数字形式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保护与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非遗文化数字化形式赋能乡村振兴开创新...
活态传承视域下东阳非遗竹编线上
摘 要:东阳竹编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于清末民初成为皇家贡品,20世纪80年代迎来发展高峰,2008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迅捷发展,东阳竹编传统手工艺受到了较大冲击。在活态传承的理念下,文章提出构建东...
浅析多媒体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学的传播推广
摘 要:文章研究的问题是瑞昌剪纸的符号美学,以及如何以跟随时代、顺应时代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手段对江西省瑞昌剪纸进行保护、传播与推广。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及实践考察法对课题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将瑞昌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融合的有效途径
摘 要:目前文旅产业以迅猛的势头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区都尝试将文旅产业打造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各地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创新的趋势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大数据全球化的情况下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现象,进一步造成...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5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8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08期
    ¥12.00
  • 公关世界

    公关世界

    2025年10期
    ¥12.00
  • 理财·经济版

    理财·经济版

    2025年05期
    ¥12.00
  • 曲艺

    曲艺

    2025年05期
    ¥7.6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