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了解虚拟偶像,但你一定知道洛天依。
的确,大多数人第一次了解或接触到虚拟人,都是从10年前的洛天依开始的。彼时的洛天依带给大众的是新奇感,但更大的意义是打开了中国虚拟人市场的大门。
如果说洛天依作为虚拟偶像收获了一批C端粉丝,那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升级,虚拟主播、虚拟导购、虚拟分析师……在AI技术的加持下,虚拟数字人正深入各行各业。
尤其是今年开始,ChatGPT浪潮席卷整个AI圈子,不仅重新点燃人们对AI的热情,也打开了玩家对于商业化的新思路。
行业的共识是,依靠单一的IP效应赚钱,已经不是虚拟人公司理想的商业模式了,消费级产品成为业内公司吸引B端客户的重头戏,一场to C到 to B的生意大迁徙正在发生。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
增长态势明朗,这吸引了大批玩家的加入,既有百度、騰讯等科技巨头跑马圈地,也有魔珐科技、硅基智能等创业公司群雄逐鹿。
某种意义上,虚拟人是当下科技公司“秀肌肉”的集中体现,这背后是对各路玩家人工智能技术、动作捕捉技术、内容场景构建等综合实力的考验。
更多玩家的涌入,虚拟人行业或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百家争鸣的状况,下半场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
虚拟人行业发展仍处于早期,除了在各行各业的成果需要验证外,更重要的是商业化落地、市场监管等问题。一场场淘汰赛过后,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虚拟人的生意,从to C做到了to B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
7月28日,在新一期的视频中,“国风美女”天妤作为女主角,讲述了一个关于皮影的故事。
一颦一笑之间,剧里的女主角天妤其实是一个虚拟人。她是中国首个出海的国风超写实虚拟数字人,由天娱数科打造,今年年初成为壹心娱乐旗下“艺人”。截至目前,天妤在抖音拥有近350万粉丝。
今年以来,ChatGPT的东风掀起了AI虚拟人的新玩法。
虚拟人天妤打开新思路之余,金融圈也因一名数字券商分析师而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5月12日,招商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TMT大组联席组长顾佳的AI数字分身正式曝光。据悉,顾佳的亿万分身可以同时出现在路演现场、新闻发布会、研报解读、分析师电话会等多个地方。
事实上,市场对AI虚拟人并不陌生。
10年前,虚拟偶像洛天依横空出世,引起了市场对虚拟偶像的关注。彼时,伴随新技术的出现,以初音未来为首的虚拟偶像抢占市场,以VOCALOID3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制作的中国本土虚拟偶像洛天依在2012年应运而生。
刚出生时,国内虚拟偶像市场正处于萌芽期,洛天依称得上是虚拟偶像的鼻祖。
不久前,美依礼芽也于B站开启了全网直播首秀,洛天依作为惊喜嘉宾空降直播间。有人感慨,走红11年,虚拟偶像的顶流依然还是洛天依。
10年后,2021年虚拟偶像柳夜熙引起现象级刷屏,热搜话题“挑战柳夜熙仿妆”播放次数超过4亿次;几乎同时,魔珐科技推出的国风虚拟偶像翎,出道仅3天全网覆盖影响力就超过6000万。2022年,翎还受邀参与了央视网络春晚的录制。
伴随着技术的提高和市场的扩大,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虚拟人出现。一个趋势是,当AI技术越来越成熟,ChatGPT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时,市场上玩家并不满足于C端的版图,而是盯上了B端爆发的需求。
近期,魔珐科技推出了虚拟人镜JING,她具备多模态互动能力,同时拥有魔珐科技品牌市场官和产品推荐官的专业能力。此外,魔珐科技还推出了更切合企业用户需求的产品。
其中,“魔珐有言”虚拟人视频AIGC平台用于规模化地生产视频内容;“魔珐有光”虚拟人直播AIGC平台支持AI实时驱动的3D超写实虚拟人直播,服务的对象是品牌、达人、MCN等;“魔珐有灵”虚拟人服务AIGC平台则为企业提供AI虚拟人服务,例如生产虚拟导购、虚拟销售、虚拟HR。
当虚拟人可以依照人的指令生成复杂的表情、眼神、手势、语音时,虚拟主播应运而生。随着直播带货需求的不断扩大,一些店铺及品牌因运营成本高、相关人才紧缺等难题,开播率仍比较低,虚拟主播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以头部直播电商公司谦寻为例,联合硅基智能共同创立的谦语智能发布了AI数字人直播业务。前者负责运营,后者负责技术,共同推进数字人在直播电商的落地。
谦寻表示,其AI数字人在专业性上已经不亚于专业主播,AI数字人升级品牌店播的时代已经来临。更重要的是,虚拟主播有实实在在地提高商家店播时带货的生产力。比如,虚拟主播在带货时长上,可以做到24小时不间断。
无论是虚拟主播,还是虚拟导购,本质上,行业从to C到to B的转变,也是商业模式决定的。
此前打造虚拟偶像IP是做内容,这种商业化模式落地场景单一、制作周期长。传统的虚拟偶像在任何场景“演出”一场,都需要很长的制作周期和巨大的投入。
而面向B端的企业服务,落地场景多、生产可持续,只要生产出令客户满意的消费级产品,就有市场买单。中金研报也指出,若虚拟角色在AI等技术助力下实现与用户实时智能互动,用户将获得更具真实感的体验。在AIGC风靡全球之后,虚拟人被认为是较为实际的落地场景之一。
显然,从to C做到to B生意思维的转变,不仅是因为玩家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更重要的是市场需求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