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绛县:旱作节水技术架起现代农业“金桥”

春末夏初,全国节水增粮增效技术观摩交流会在绛县召开。绛县地处黄土高原,全县70%的面积为山区,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匀。近年来,积极提升旱作节水技术,已经成为该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一条必经之路。

在古绛镇万亩旱作小麦节水增粮增效示范基地,“探墒沟播+长效肥”技术体系,让旱地小麦根系深扎3.2 m,为抗旱保墒丰产稳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横水镇西灌底村,千亩樱桃智能水肥一体化和集雨节水补灌技术,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南樊镇万亩山楂微喷示范区,精准施肥给水的微喷增效技术让示范区山楂平均产量达2 500 kg/667 m2,平均产值达5 000元/667 m2以上;在郝庄乡万亩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移动微喷灌带灌溉措施让中药材实现增产20%以上、商品性能提高30%以上的效益。(剩余3405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