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忽略的精神侧影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1907年,26岁的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发问道:“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从那以后,关于“精神界战士”的呼唤与寻找成为贯彻他一生的思想实践和精神追求。

一百多年后,柳冬妩长篇随笔《这样的战士:〈野草〉时期的鲁迅、军阀与“文人学士们”》(上、下),无疑是对这一问题的重新发现和阐释,通过别具一格的视角和对外敞开的文本,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个被忽略的精神侧影。(剩余175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