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转身的“中外通宝”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广东官银钱局开铸前,中国还没有使用近代机器制造银币,各地行用以两为单位的银锭,在形状、重量、成色方面的标准有诸多不同。据1918年《币制节略》记录的中央政府库平与地方通用平比较表可知,银锭铸造以地方论有四十八处,以平砝计有六十五种之多,可以想象在更早时期完税及交易程序的繁琐复杂。16世纪下半叶,海上贸易引进了大量外国银元,初期人们都将其改铸银锭,尔后发现洋银重量成色一致,可论枚计值,使用方便,洋银逐渐直接在市面上通行,到19 世纪初已深入内地。(剩余373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