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霁红的前世今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鲜红釉、宝石红釉是霁红瓷器的主要品种,其勃兴正伴随着大明王朝的兴盛,嘉靖时霁红的停烧则预示着明王朝的转折(图1)。因此,霁红瓷的烧造曾被视作与国运息息相关。诚然,瓷事亦国事,瓷器烧造背后与当时的科技发展与财力不无关系。而除了明代,霁红瓷器的“神预言”其实也在清代几乎重演了一次。
图1 明宣德 霁红釉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3 清康熙 仿宣德霁红釉盘
图2 清康熙 豇豆红釉八大码
这种红令清宫追仿
明代嘉靖时期,曾经名噪一时的鲜红釉瓷器在皇家御窑厂的烧造已难以为继,以致“嘉靖三十六年,上取鲜红,造难成,御史徐坤奏以矾红代”(据《浮梁县志》)。(剩余260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