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传统 音色交响

——评赵季平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赵季平的音乐深受圈内外人士的喜爱。他的影视剧配乐几乎家喻户晓,从斩获“飞天奖”的《水浒传》,到摘得“金鹰奖”的《嫂娘》,再到问鼎“金鸡奖”的《红高粱》与《孔繁森》。而对于更受业界关注的专业音乐创作领域,赵季平的很多体裁作品同样收获了巨大成功,其中有一类创作尤为耀眼夺目,那就是他的民族管弦乐作品。

赵季平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一直贯穿其创作生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较为重要的代表作有为管子与民族管弦乐队而作的《丝绸之路幻想组曲》(1981)、《庆典序曲》(1998)、《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2002)、胡琴与乐队协奏曲《心香》(2004)、大提琴与乐队协奏曲《庄周梦》(2006)、为小提琴、古琴、女高音与乐队而作的《幽兰操》(2011)等,涵盖了大型组曲、大型协奏曲等。(剩余419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