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腐蹄病的发生与防治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羊腐蹄病是一种常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和山羊,发病率在8%~20%,严重时可达到50%,该病会导致病羊蹄部出现溃疡和跛行,通常不会直接导致病羊死亡,但影响羊只的进食,从而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若未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该病可迅速在羊群中传播,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发病原因

羊腐蹄病的病原是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病菌毒力强,在气候潮湿和养殖环境差的环境中发病率高,呈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在干旱地区发病率低。(剩余265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