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既要真心,也要贴心

打开文本图片集
“手机上签合同”已经成为常态。
小朋友使用学习软件、玩网络游戏,成年人用购物App、社交工具……当我们的生活和网络紧密相连,“手机上签合同”已经成为常态。
但面对形形色色的巨幅协议、隐藏条款、迷你提示……实际上,这份合同究竟有多少人能仔细看完?
流于形式的打钩还有没有必要?动辄上万字的App用户协议和隐私协议为什么不能简单明了?用户权益该如何更好地保障?
今年“3·15”前夕,中消协发文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特别是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格式条款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愈加普遍。(剩余475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