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桃蛀螟又名桃蠹螟、桃斑螟、桃实虫、桃蛀虫,俗称桃蛀心虫,是一种分布广泛、食性极杂的蛀果害虫。果实受害后,蛀孔处充满虫粪,丧失食用价值且易腐烂早落,严重影响桃果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气候的变化,该虫在河北省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桃李等核果类果树生产中发生最严重的害虫。

1发生特点

桃蛀螟在河北1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果树粗皮裂缝、树洞、梯田边、堆果场、贮果场、玉米秸秆、向日葵花盘中越冬。(剩余2870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