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草”是大草的远方

——关于“书写纯艺术化”的几个问题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不得不承认,书(写)象纯艺术化确实是个非常“烧脑”的问题,当下尤其为人所关注。

为什么汉字符号化演进近百年来一直未能继续前行?为什么汉字书(写)象纯艺术化方向时至今日都难成共识?为什么汉字草 (5) 象一千多年来始终无法走出“旭素栅栏”?为什么现代书写尤其是大草探索很难进入无法而有法、无缚而无脱、自由而自律的境界?

还是在如上语境与书学美学议题下,下面几个问题同样重要

为什么说郑重其事、一本正经的汉字书(写)象除去消耗笔墨纸砚、自娱自乐外,几近没有任何价值?为什么说完全由临帖而来的草书创作永远仅在“具象”层面(与其他临帖诸书体“创作”一样,皆属复制抄写)?为什么说“超越古人”说只是一种低趣无味的噱头与一厢情愿的自嗨?为什么说当下纯艺术书(写)象创新仍在乱象中“难以自拔”?

以上两组问题,前一组聚焦“为什么”,后一组聚焦“为什么说”,虽有“疑(问)”“设(问)”之别,但叠加强化、纵横递进,意在“归结”。(剩余1125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