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从“骈散之争”看《祭十二郎文》

内容摘要:《祭十二郎文》作为古文运动旗手韩愈的作品,其散文性在当时的骈散之争中具有特殊意义。时人偏好骈文积习,是“重偶厌奇”的心理使然。在此基础上,《祭十二郎文》利用奇数词促进了悲情的表达;用散文形式巧妙构建了“失偶”的隐喻。另一方面,文章又通过语气词的连用,获得了骈文般的规模效应和表现张力;通过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对比互证,完成了跨文章的新“对偶”“押韵”,最终实现了对散文形式的超越。(剩余6594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