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间的诗意对话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三重突破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国悼亡文学自《诗经·绿衣》发轫,历经潘岳《悼亡诗》、元稹《遣悲怀三首》等经典文本,至宋代形成“哀而不伤”(《论语》)的伦理规范。在这一发展脉络中,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其独特的美学建构突破了传统悼亡书写的范式界限。苏轼此词以“不思量,自难忘”的悖论式表达,冲破传统悼亡书写的以儒家伦理对私人情感的压制、婉约词风对生死议题的规避、时空叙事对生命体验的三重藩篱。(剩余425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