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普适性的文物建筑研究性保护模式刍议

—以嘉祥寺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文物保护工程作为文物建筑的主要保护手段,重“工程”而轻“研究”,文章以嘉祥寺保护工程为案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开展材料工艺、建筑形制、寺院格局变迁、结构安全性评估等研究工作,旨在为文物建筑研究性保护探索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保护;嘉祥寺;文物保护工程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18.006

0 引言

自20世纪30年代建筑遗产成为文物的一员开始,至今近百年,文物建筑的保护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修缮工程却一直是保护工作的最主要手段。(剩余4945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