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武周风峪《华严石经》镌刻缘起考辨
摘 要:武周风峪《华严石经》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武则天下令镌刻的,但通过史源考察,这种说法并没有史实依据。我们察其经幢形制、笔体风格,皆显示出其非皇家所制,彰显出充分的民间风格。结合该石经重修题记及同期太原其他佛教修建记录,其主持镌刻群...
山西出土兔文物概述
摘 要:“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瑞兔”,视为“仁兽”,被赋予“吉祥如意”的寓意,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古代有许多以“兔”为题材的玉器、铜器、陶瓷器以及壁画,展现了人们对兔的欣赏和喜爱。山西地区出土的兔文物反映出“兔文化”的悠久历...
鲁都古台小考
摘 要:商代时,曲阜名“奄”,第十八任商王南庚迁都于此。盘庚迁殷(河南安阳)后,此地成为商王朝重要的东方陪都,直至西周初年周公践奄,被周公所灭。“奄”地名随之被改造,消失殆尽,以鲁都“曲阜”著称于世。鲁国都城内外曾筑有许多著名古台,这些古台...
关于唐三彩骆驼俑及人物形象的艺术赏析
摘 要:唐三彩是我国陶瓷文化的瑰宝,多以骆驼俑及人物雕塑为代表,风格恢弘,釉色华丽,具有鲜明特色和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展现了唐三彩高超的工艺水平,也彰显了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向世界展现了东方大国的盛世形象和文化影响力。 关键...
《福省全图》成图时间考
摘 要:《福省全图》为进一步研究清代福建海防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从福州五口通商、所有者托马斯·邓恩与赫奇公司等,推测其成图时间上限值。从番船浦闽海关与清海关、浙江会馆与广东会馆、罗星塔、北岸炮台、南岸炮台、金牌寨炮台等,推测其...

文物保护

具有普适性的文物建筑研究性保护模式刍议
摘 要:文物保护工程作为文物建筑的主要保护手段,重“工程”而轻“研究”,文章以嘉祥寺保护工程为案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开展材料工艺、建筑形制、寺院格局变迁、结构安全性评估等研究工作,旨在为文物建筑研究性保护探索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保护...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在历史演进中历久弥新,彰显着一个民族及地方的文化特色,如何做好其保护与利用工作成为相关领域及部门积极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更多措施与方法,同时也为进一...
大足小佛湾经目塔铭文数字化修复与设计
摘 要: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朝时期,现遗存有大量的摩崖造像及铭文题记,其中铭文内容多以经文、经名等佛籍为主。由于大足石刻时代久远以及受西南片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影响,现存铭文损毁严重,仅少部分流传至今。虽然对铭文进行了相关保护,但是大部分...
多元化探索区县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的共治与共享
摘 要:越秀区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位居广州市首位,面对丰富的文物资源,仅仅是围蔽就是对文物的保护了吗?保护工作不仅于此,活化利用及效率兼顾才是新时代的文物保护方式,打开“深闺”让市民亲近及接触,鼓励多元化文物保护利用,才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最终目的...
数字人文视域下运河文化保护途径探究
摘 要:运河文化内涵丰富,汇聚了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基于运河文化及政策影响等方面,立足运河文化保护现状,根据运河文化衍生产物—运河文创产品类型调查情况,分析当今主流运河文创产品,结合数字人文时代背景,探究运河文化保护途径的创新...
浅谈古籍的日常养护
摘 要:文章总结了古籍日常养护经验:“三控制五及时”。“三控制”即控制好藏书室温度、湿度和光照。“五及时”是指及时除尘,预防灰尘污染;及时除虫,控制古籍虫害;及时保护修复浸水后的古籍、发霉的古籍和被污染的古籍,防止古籍病害加剧。 关键词:环...

博物馆学

在博物馆植入严肃游戏:传播人文知识的契机与潜力
摘 要:通过分析严肃游戏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实践,把在国内外引起众多学者兴趣的严肃游戏概念与博物馆展示传播功能并列,进行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对严肃游戏植入博物馆的实践、问题和趋势进行阐述。文化传播数字化与大众娱乐职能化的互融使严肃游戏成为传播人...
初探博物馆文创之思路创新
摘 要: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条例》开始施行。条例明确博物馆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其后五年内《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陆续出台,充分体现国家对博物馆文...
活用革命文物 赓续红色血脉
摘 要:革命文物是百年党史的见证。烟台自古就是胶东的主体,革命历史悠久,红色资源丰富。烟台市博物馆作为烟台红色文博工作的引领者,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积极探索发展红色文博事业的新路径、新方法,在实践中锻造了一支红色文博“轻骑兵”队伍,...
关于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再探索
摘 要:社会服务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也是博物馆设立的初衷。在新时期,如何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是摆在博物馆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入手,深入探索博物馆服务社会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式,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提供可行性借...
浅谈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摘 要: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博物馆的研学课程让学生在研学中了解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历...
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开发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博物馆基于陈列展览将红色文化赋能文创产品,以“见人见物见精神”为指导,充分调研和探索,赓续中华文脉,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地方性高校文博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存问题及对策
摘 要:多数地方性高校在开办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过程中,出现了师资力量薄弱、经费匮乏,尤其是实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文章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提出合理安排经费、优化课程、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等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西华师范大学文博专业的建设与发...

学术研究

试论文博专业教学成效的提升路径
摘 要:伴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文博专业的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相应的课程体系也应进行一定的调整,需要对知识性内容教学、研究能力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协调。课程体系构建完成之后,在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效果也应适应形势进...
馆藏书画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探索
摘 要:文章以馆藏书画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分析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制作的正射影像为研究目的,基于工作实践,从馆藏书画入手,对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应用于书画的可行性与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上述实践,作者得出结论,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生成书画文物的正射影...
从文物分析角度浅议彩绘岩画的研究
摘 要:岩画忠实记录下了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各种信息,是研究人类历史的重要物质文化遗存。对彩绘岩画所用颜料、胶料以及呈色和空间特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岩画创作这一人类行为背后隐含的各类信息,同时也将为岩画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奠定扎实的科学基础...
棺床与佛座—北魏平城时代床榻水波纹壸门初识
摘 要:北魏平城墓葬石棺床的前挡板下栏至床腿间壸门多雕刻为连续斜向“S”形对称纹饰,被称为“水波纹壸门”。这种所谓的“水波纹壸门”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流行于5世纪中后期的北魏平城,并对6至7世纪的床榻壸门产生影响。平城石棺床水波纹壸门与同时...
汉代考古图像中的比肩兽区域性差异初探
摘 要:祥瑞图像是汉代墓室画像中的常见题材,在天人感应、谶纬思想的流行下,与帝王统治有关的祥瑞图像大量盛行,比肩兽就是其中之一。文章结合前人研究以及不同地区出土的画像资料,对其进行梳理界定,认为比肩兽是一种有四蹄或六蹄的双首比肩祥瑞之兽,对...
融媒体时代公众考古图书出版的变化及展望
摘 要:融媒体时代,公众考古图书形式和传播模式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比较传统媒体时代和融媒体时代公众考古图书的出版形式变化,提出了公众考古图书面临的诸多变化和问题,归纳总结融媒体时代公众考古图书出版在出版形式、宣传方式和发行渠道上的...
浅析五十莲枝菩萨样式在中国的流布
摘 要: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复兴佛教后,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于开皇十六年(596)从豫州传入长安真寂寺(化度寺)。可能在贞观初年,即627—634年传播至蜀地,于贞观八年(634)在梓潼卧龙山开龛造像,并成为中晚唐时期巴中最流行的造像题材...
浅谈黄公望山水画中的风水思想
摘 要:黄公望不仅是元四家之一,还是道教全真派的重要人物,他在山水画方面建树卓著,对后世影响较大,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对他作品中的风水布局思考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视点,但尚未充分展开,还有继续研究的价值。文章试以风水理论为依据,结...
虎文化的内涵初探
摘 要:我国虎文化源远流长,虎以其威猛的力量成为人们喜爱的吉祥动物。南阳市博物院收藏了质地多样的虎文物,其中,玉虎、虎纹戈、石虎、虎座方壶、龙虎镜、四神镜等以其图腾崇拜、辟邪、纳福等吉祥文化内涵在两周及汉文物宝库中熠熠生辉。 关键词:馆藏;...
景德镇陶瓷业的历史探析
摘 要:景德镇陶瓷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隋唐、宋、元几朝逐步发展成熟,至明朝时期景德镇在全国陶瓷业占据领头位置,直到清朝前期景德镇达到世界陶瓷业发展的顶峰。通过对景德镇陶瓷业历史发展的梳理,一方面展示景德镇陶瓷业的历史发展过程,另一...
从明代泥彩塑造像伯禽像看中国古代雕塑魅力
摘 要:中国古代雕塑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雕塑特色和风格形式。文章以河南省洛阳周公庙博物馆主殿定鼎堂内的伯禽像为例,探究明代河洛地区泥塑雕像的风貌特征,为研究中原泥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伯禽为周公姬旦长子,姓姬...
雅俗共赏:从《货郎图》看宋代文人与市民阶层的审美转变
摘 要:货郎图是许多画家都画过的宋代风俗画题材之一。一般认为货郎图题材的最多受众是社会中下层平民百姓,文人士大夫阶层与贵族并不爱看此类画作,但真正的事实可能相反。透过李嵩《货郎图》可以发现,欣赏风俗画的人群可能不仅仅是普通市民阶层,还包括文...
吉林省清至民国时期重要文物居住建筑综述和思考
摘 要:文章以全新视角和新的分类标准,对吉林省重要历史居住建筑进行考察和价值阐释,重新审视其保护和利用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地方政府文物保护和文旅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吉林省;清至民国;重要居住建筑;综述;思考 DOI:10.20005...
试论考古遗址专题类博物馆的标志设计
摘 要:标志符号与语言文字一样,都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树立形象的方式。每一座博物馆都应拥有一款属于自己的独特鲜明的标志设计。一款好的标志设计,对博物馆扩大宣传度和提高美誉度至关重要,尤其是处在当今融媒体时代里,文博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
辽代墓葬壁画中反映的家具与生活方式研究
摘 要:辽代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建立的独立政权,统治着我国北部大部分地区。在辽王朝统治时期,各民族融合发展,文化相互交流。辽代家具年代久远,家具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多出自墓室壁画或出土明器。考古发掘出土的辽代墓葬壁画印证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
美术考古学方法与中国美术史研究
摘 要:考古发现中具有审美形态、审美性质以及审美意义的出土文物及遗迹现象,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美术考古学中的层位学、类型学等方法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美术史研究中的风格学、图像学等方法亦对美术考古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甄朔南先生的博物馆学理念综述
摘 要:甄朔南先生青年时受欧美博物馆学启蒙,在北京大学就读时,师从韩寿萱先生,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工作期间受杨钟健、贾兰坡、裴文中等大师的教诲,其博物馆学理论知识十分丰富,又有充足的博物馆工作经验,其博物馆学思想对我国博物馆学及博物馆事业影响巨...

文化遗产

长泰水利文化遗产保存概况及产生时代背景浅析
摘 要:长泰区位于漳州市东北部,自古以来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因为先民保护、治理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创造力,至今在区域内留存大量水利文化遗产,承载了长泰历史发展的记忆。文章通过对长泰现存水利文化遗产的概述,分析其类型和特点,剖析其时代背景和建造形...
创意设计赋能非遗工艺美术策略研究
摘 要: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我国东北三江流域的农村地区。赫哲族鱼皮画工艺品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被确立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创意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设计主张,已广泛应用于现代...
非遗视阈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摘 要:醴陵釉下五彩瓷素有“国瓷”之称,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当代陶瓷发展中,醴陵釉下五彩瓷得到较大的发展契机,但也面临诸多实际挑战。如何做到活态传承,实现更多非遗保护价值与艺术创新,并引领乡村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是醴陵...

考古研究

邰城汉墓的定量考古学分析
摘 要:邰城汉墓作为关中地区保存状况较好的西汉平民墓地之一,在汉代墓葬考古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关于邰城汉墓的定量分析较少。文章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该墓地的墓葬形制、墓葬规模与随葬品关系、墓主人性别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了解邰城汉墓的墓葬规...
山西省忻州市金洞寺调查报告
摘 要:山西地区现存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总数占全国的80%。在不同区域内,山西早期木构建筑又形态各异及有丰富的地域营造特征。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因其地处险关要塞,素有“晋北锁钥”之称。长期以来独特的历史背景与风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早期...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5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8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艺术评论

    上海艺术评论

    2025年02期
    ¥22.89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13期
    ¥9.90
  • 书画艺术

    书画艺术

    2025年02期
    ¥8.89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4年23期
    ¥21.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