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愤怒美学”的谱系、 特征及曹保平的探索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愤怒是人的常规情绪,但中外文化传统中对愤怒的态度不同,这影响到中外文艺作品中的愤怒表达。愤怒常常带来非理性的报复行动,中外电影都不乏“愤怒主题”故事。中国电影一度把愤怒对象指向民族和阶级,近年来转向新兴的社会不公,其中戚健、曹保平、贾樟柯、忻钰坤等构成谱系。而以《光荣的愤怒》和《涉过愤怒的海》为代表,曹保平在愤怒的人物、愤怒的行动、愤怒的视听三个层面做出了独特的探索,使中国电影的“愤怒美学”得以形成。(剩余802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