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烽火砺初心(组诗)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大南山抗日根据地遗址

村前的这株古柳,还依稀

记得当年那些年轻的面孔

还能唤出察南支队二百余人

年轻的名字——甲吉平

杨普泽、张苏、阮泊生……

《大刀进行曲》的旋律

早己洇进木质的纹理,岁月的

峥嵘刻入了时间的年轮

还记得八十年前,那次奔赴

抗日前线的集结,秋风中

扑簌簌纷飞的落叶,每一缕

飘荡的枝条,都是颤巍巍挥别的身影

自此,每一顶树冠都在回忆

当年的庇佑,每一缕根系

都在思念中生长、蔓延……

八十年,放大的浓荫不断

抬高眺望的身影,胜利的

喜讯是爆出的一枝枝新绿……

一株古柳,是当年的房东

留守的军属,也是一名战士

用扎根行走,用坚守长征……

明铺伏击战①

太行山西南起势,恒山

东北俯冲,华北平原

山陕高原,狭路相逢——

1938年,飞狐峪腹地的

明铺村,高山入云

峭壁如削,为一场经典的

伏击战,让出了逼仄的路径

两侧延绵的山峦还记得

当年八路军两支部队的

番号,三五九旅,七一七团

近千名指战员的姓名……

鸟鸣埋伏在晨曦的雾霭中

风,编织着庞大的寂静

石头埋伏在时间之外

一动不动地积攒着动力势能

地雷将天崩地裂的怒吼

埋伏在仇恨的土地里

子弹在枪膛里跃动出怦怦的

心跳,算计着精准的射程

倏地,信号枪弹出一声飞镝

穿过“箭眼”的崖孔,惊呆

一群山雀,几缕余烬,旋即

机枪、手榴弹暴风雨般倾泻、俯冲

嘹亮的冲锋号吹散硝烟

让一场酣畅淋漓的中国式伏击

洗濯百年的屈辱,让胜利

一泻千里,排山倒海般喷涌……

注释:

①明铺伏击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伏击战术运用的典型战例。(剩余63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