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水记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1.星火
1940年11月4日,初冬时节
太行东麓。层峦叠嶂、古木参天的浆水镇
突然涌入一群灰帽灰戎装的队伍
且流动成河。每一粒纽扣都系着母亲的牵挂
当“八路军”三个字在喉咙里淬火
冻僵的脊梁便有了青铜的纹路
2.家书
前南峪的碾盘转动星辰
坡子峪的窑洞收留月光
三十三个村庄在寒风中拆解肋骨
将茅檐与马厩缝补成革命的襁褓
石墙的褶皱里,至今珍藏着
老房东用体温焐热的半块军粮
3.警句
这是敌人逼出来的大学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这是一群宁死也不做奴隶的人们!
这所学校的课程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直至——在战斗中消灭战争
4.淬剑
当强盗的刺刀在祖国的版图上犁出血槽
抗大把校徽锻造成刺向黑暗的匕首
黑板是核桃木刷就的盾牌
子弹壳里盛满真理的硝烟
“不去打仗”的假设句里
淬火的骨头正在书写反证法的锋芒
5.群像
被炸毁车床的工人攥紧扳手
弹坑里刨食的农民捧起谷穗
流亡学生用断笔测绘山河
南洋归来的赤子怀揣故土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疼痛
熔铸成太行山上永不卷刃的利剑
6.歌声
听啊,“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
优秀的子孙”
劲道、饱满的歌声,荡漾在山顶、低谷
村落里的长街曲巷
回声是复沓,更是强调
“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承担”
歌声里,闪动着不屈的刀光
7.花烛
革命者也不绝缘浪漫
甚至是浪漫的天才
革命和继续革命
也需要孕育,需要千千万万的红色儿女
1942年的喜字用弹壳拼成
南口村,两间石屋盛满战地的月光
王衍铎和李鸣
新郎的绑腿还沾着冀南硝烟
新娘的嫁妆是《论持久战》
交杯酒里摇晃着黄河的涛声
首长敬礼
百姓说:早生贵子
革命者的洞房,正在孕育
千千万万个破晓的希望
8.炼狱
冈村宁次的铁壁在密林中锈蚀
抗大的红旗是缝合群山的针脚
当“宁肯牺牲二十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
学生”的悬赏令飘落
太行深处正孵化着雄狮的怒吼
强盗的篦梳掠过之处,漫山遍野
生长出“军民一家”的钢铁森林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已经发展成拥有五千名勇士的抗大!
9.奔赴
“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剩余12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