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文献口述与古史重建问题
——基于“传词”与“传意”两种途径的考察
整个古代尤其是上古时代民众识字率较低,口述是一种重要的文献传播途径,学界对相关问题已有所关注。 参见[美]夏含夷:《先秦时代“书”之传授》,《兴与象:中国古代文化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63-178页;杨翼骧:《我国史学的起源与奴隶社会的史学》,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55-359页;阎步克:《乐师、史官文化传承之异同及意义》,《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1-93页;于溯:《行走的书簏:中古时期的文献记忆与文献传播》,《文史哲》,2020年第1期,第154-164页。(剩余819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