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无须追求身份的“门当户对”
1928年8月,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在欧洲参观完古建筑后回到国内,在东北大学任教。当时,学校的开水房里有位年过五旬的烧水工,不善言辞,人们大多对这位烧水工熟视无睹,梁思成每次去打水时,却总是微笑着向对方点头问好。后来,梁思成竟然和烧水工成了无话不说的莫逆之交。
同样面对这位“年过五旬,不善言辞,每天认认真真地做着自己分内事情”的烧水工,梁思成的同事们和梁思成本人竟然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前者“大多对这位烧水工熟视无睹”,后者“却总是微笑着向对方点头问好”。(剩余115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