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流失特征与治理成效分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为探明广西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以连续8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公报》为数据源,基于文献研究和集中趋势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阐明了广西水土流失特征及治理成效,结合国家及广西水土保持相关的政策,梳理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探析了水土保持管理与水土流失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 近12 a广西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呈双下降趋势,2018年为重要转折点;②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中,水土保持措施逐步向林草措施和封育治理等生态修复措施转化,蓄水池、防护堤、截排水沟、沉沙池等工程措施的实施是流域总输沙量下降的主要原因;③ 崩岗侵蚀是桂东南主要侵蚀来源,该区域平均水土流失面积最小,但年均总输沙量和径流量均为最高;④ 累计验收水土保持方案数量与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呈极显著线性关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能显著推进区域水土保持进程。(剩余1064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