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艾、小凯和小楠三人来到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引下找出了凸透镜(f=10 cm)、“F”形LED光源、光屏、长度为Im的光具座(带有刻度)等实验器材.
三人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了实验:
1.将“F”形LED光源(以下简称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如图1所示.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处,将光源放在光具座上零刻度处,沿光具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光源的像,观察光屏上像的特点,测出物距、像距,把观察、测量和比较的结果填入表1.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光源分别移动到30 cm和33 cm刻度处,每次移动光源后都重复步骤2.
4.将光源移动到40 cm刻度处,使光源处于焦点位置,沿光具座移动光屏,观察能否在光屏上得到光源的像.
5.将光源移动到光具座上42 cm刻度处,移动光屏,观察能否在光屏上得到光源的像,站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向光源一侧观察,把观察结果填入表1.
小楠看了实验数据后很快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u=2f;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当u=f是,不能成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小艾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拍小学毕业照时,发现摄影师在调试的过程中拿着照相机来回移动,同时还不停地旋转照相机上的镜头.这是为什么呢?”小凯认真思考后回答:“摄影师这样做正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实验数据不难看出,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摄影师拿着照相机来回移动是在调节物距。(剩余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