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而不折,逆风飞翔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在一个宁静的村庄里有一位农夫,他年复一年地耕种着自己的麦田,但总是因为自然灾害而收成不佳,农夫心怀丰收的愿望向上天祈祷,请求在一年内不要有大风雨、烈日干旱和虫害,他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于是奇迹般地,那一年他的麦田没有遭受任何风暴、干旱或虫害的侵扰.环境真是太好了,小麦的长势特别喜人,农夫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然而,当农夫满怀期待地走进麦田收割时,却震惊地发现那些看似茁壮的麦穗几乎都是空壳,没有一颗饱满的麦粒.

在困惑和失望中,农夫向上天寻求解释,上天的回答让他恍然大悟:麦子的成长需要经历风雨的洗礼和干旱的考验.风雨可以增强麦子的根基,干旱促使它深扎根系寻找水源,而虫害则是自然选择的一部分,可以让活下来的麦子更加健壮,这些挑战看似残酷,实则是大自然赋予的淬炼,让麦子在逆境中积累能量,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如寓言中所讲述的,没有经历磨难的麦子难以结出丰硕的果实,正处在中学时期的我们.宛如一粒粒待成熟的麦子,我们所面临的挫折,也正如自然界的风雨与烈日的考验,这些挫折看似艰难,实则在我们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认识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导致需求、愿望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因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这种状态通常伴随着紧张、焦虑、失望或沮丧等负面情绪.挫折不仅涉及外部的阻碍(如环境因素、社会条件等),还包括个体内在的认知评价,即个人如何理解这些阻碍,并做出何种反应.

挫折的产生,既有客观因素,如自然灾难、社会限制:也有主观因素,包括个人的能力限制、性格特质、期望与现实的差距等,每个人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同,这与个人的身体条件、认知能力、人格特质,以及过往的经验和知识有关.

在成长的各个时期,尤其是中学生成长阶段,挫折扮演了教育和塑造的角色,它促使我们学会适应、坚持和自我提升,面对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挑战或者个人目标的挫败,我们可能会失落、困惑甚至自我怀疑,但是,挫折并非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而是铸就成熟与成功的必经之桥.

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而且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自我反思的机会,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剩余97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