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周颐“烟水迷离之致”的审美特质和意义

——晚清词学从经验式批评向理论自觉的典型标本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25)04-0209-07

“烟水迷离之致”本是读者之于诗词作品的意境感受,晚清词学四大家之一的况周颐将其作为词学的理想境界加以提倡,进而成为晚清民国时期影响甚大的审美范畴。“烟水迷离之致”与常州词派的比兴寄托以及四大家所提倡的“重拙大”有深刻的关联。(剩余7955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