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古代有可能吗?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在古代,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不容易,连以善于旅行著称的诗仙李白也不免感慨“行路难”,那么千百年来,古人的旅行究竟是什么情形?

行路难,何以为缚

从观念上来说,古人认为,无论远近的出行都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远古时候,当我们的祖先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去处,会设想遭逢许多山林川泽的恶毒生物,以及种种鬼怪妖魔,于是在决定要出发前,需要学习各种知识作为准备,应对未知的困难,便有“铸鼎象物”之说,即将牲畜、神灵的图像刻在鼎上,“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不会遇到不吉之事),魑魅魍魉,莫能逢之”(《左传》)。(剩余516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