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镇党委书记心中的乡村振兴

——访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党委书记夏红梅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提出,围绕旅游古镇、特色村落、乡村民宿等,打造一批特色村镇休闲区;到2025年,年接待游客量达到2500万人次,农民就业岗位数量超过3万个。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乡村希望之旅。

那么,特大型城市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供给究竟该怎么进行?需求与格调如何匹配?广袤的乡村空间如何打造独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城市“后花园”和乡村振兴“样板间”?作为镇党委政府,如何承上启下,既要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又要贴近地区实际出台“量身定制”产业政策,吸引资金、技术和数据等要素,盘活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释放发展活力?

待泾村隶属于朱泾镇,这里曾经是一方远近皆知的“穷乡僻壤”,经过几年的持续打造,这里旧貌换新颜,成为了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典型,实现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不仅美成了我们这座城市的一抹亮色,还让农民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中尝到了甜头,坚定了跟党走、感党恩、报党恩的深厚家国情怀。(剩余342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