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晚年作品悲剧意识成因探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一、引言

孙犁的文学创作分为两个时期,早期以《芦花荡》《荷花淀》为代表,凭借明丽欢乐的语言和清新雅致的文笔引起文学界注意;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以《晚华集》《曲终集》等为典型代表,作品呈现出沉郁、激愤的特点,而学术界也相对应地有了“老孙犁”和“新孙犁”的划分。本文以“新孙犁”为研究对象,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从作家的成长历程、知识体系、重大现实转折以及浓厚的乡愁意识几方面,探寻作家晚年作品中悲剧意识的成因,以此揭示作家浓郁的悲悯情怀。(剩余460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