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理论的魅力

——读向天渊《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向天渊的《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4 月出版), 以1917 年1 月至1937 年8 月为时间论阈,重点研究的是现代汉语诗学话语的存在样态及生成理路。本书主要由话语主体的审视、话语方式的分析、话语文本的解读、话语理路的描述数个部分构成。话语主体的审视,从知识结构和文化身份两个维度,对现代汉语诗学话语主体进行了具体的考察;话语方式的分析,提炼出“格西到格中”“二元及多元”“论辩与合谋”“个性或族性”“杂语至纯语”等多种话语方式,并分别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及其成因;话语文本的解读,概括出“谈型与信型”“论型与战型”“理性与感性”等三组六种类型的话语文本;话语理路的描述,对既相互冲突、排斥,又相互融合、对话的传统话语与西方话语,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与辩证的分析,揭示了现代汉语诗学话语既批判又演绎传统话语、既借鉴又误读西方话语的生成机制与延展理路。(剩余1808字)

monito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