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之“立”:《论衡》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核心价值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汉末以来,“疾虚妄”成为《论衡》“破坏性”的重要标识。重读《论衡》,可发现其“破坏性”仅为表象,“建设性”才是目的。《论衡》之“建设性”反映在臧否人物、评议公案、建构汉德等多个方面。“为汉平说”是《论衡》重要的价值理念,它反映出王充试图在经学话语之外建构新的话语体系,致力于建立汉家为主导的价值尺度,这是《论衡》有别于其他汉代典籍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核心价值所在。(剩余1044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