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之害:《淮南子》“性静情动”关系考释与逻辑建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关键词:《淮南子》 性静 情动 无为 性之害

百家之学渐趋合流,是曩之为秦、今转为汉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淮南子》以融通先秦诸子思想为本旨,承续早期儒家“尚情”的精神传统,首篇《原道训》以《乐记》“性静情动”的行文逻辑为范本,通过对“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欲也”的文本改写和义理重构,赋予“性静情动”命题以新的认知视角和诠释方式,在“自然无为”向“儒法并行”的历史转折中,开创了有汉一代道家心性论转世重生的思想新风。(剩余1046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