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下移、音乐转型与时代记忆
——谈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新音乐体裁的首录
19世纪末留声机与唱片的发明, 使人类记录声音成为可能, 对于音乐艺术而言这更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中国艺人声音档案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 年, 此后录音与唱片事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新音乐”发展的时间同步,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见证了20 世纪西乐东渐的历史进程与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有一个现象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即中国新音乐代表性体裁(歌曲、合唱、室内乐、交响音乐与民族管弦乐等)的首次录音均发生在20 世纪30 年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 这批录音都涉及哪些具体的作品?它们对于中国近代音乐转型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一、声乐体裁的历史留声
自1908 年法国人乐滨生(E.Labansat)在上海成立(东方)百代公司(Pathe5Orient5Records)后,中国本土唱片业开始艰难起步。(剩余658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