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十三腔”曲调及其派生关系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闽剧是以福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性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福州及其周边的闽侯、连江等地区。明末至清中叶,福州当地相继出现了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三类戏曲班社,儒林班是在清代文人曹学俭(1574-1646)的家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用的主要腔调是“逗腔”,以典雅、精致的风格为主.江湖班由江西高腔与闽东北的民间社戏融合发展而来,以“江湖”为主要腔调,风格通俗简朴.平讲班是在民间歌舞小戏的基础上融合明清俗曲形成,以“洋歌”为主要腔调,旋律简洁流畅,富于生活气息。(剩余473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