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微观表征与力学性能关系分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25.06.026

0 引言

混凝土从骨料表面到浆体,呈现孔隙率由大到小、晶体由多到少及结晶取向择优性逐渐变弱等梯度分布现象[1-2],其叠加构成了界面过渡区(Interfacial Tran-sitionZone,ITZ)。由于水化早期的边壁效应、微区泌水效应及硬化过程中骨料与浆体膨胀系数的差别[3]界面过渡区成为混凝土内部的薄弱环节,裂缝容易从界面产生和扩展,也容易成为离子迁移和溶液渗透的快速通道,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和耐久性[4]。(剩余1334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