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被“梗”住的表达欲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发现自己语言贫乏,希望追求语言之美,是治愈“文字失语症”的第一步。你也有这样的问题吗?当从“想”到“说”成为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应如何找回丢失的文字力和表达欲?

处方一 用好“深度阅读”这味药

“登山远望,方知天外有天。提高表达能力、提升语言审美的道路一定是多读书,读好书,常揣摩,常记诵。”

社会学家伯格曼有个著名的理论,叫“装置范式理论”,在电子媒介盛行的今天,我们的表达和交流越来越依赖这种电子媒介,它自动为我们生成了一种语言表达模式和思维习惯,甚至成了我们获取知识和灵感的重要来源,依赖“梗”、表情包、段子的人之所以失语,是过度依赖“装置”的结果,就像脱口秀选手依赖提词器、有的人做题时搜题库直接抄答案一样,把“梗”当作现成的外套,等到进入需要自我生成语言的现实生活或创作场景,就失去了用自己语言给“想法”穿上衣裳的文字力,严重失语。(剩余426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