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礼乐美学思想展开的三个逻辑层次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中图分类号]B2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11(2025)03-0052-05

周公制礼作乐,通过礼制使人们各司其职,同时借助乐教来缓和人们的矛盾,自此礼乐制度逐渐完备。孔子自幼深受礼乐思想的熏陶,深谱礼乐之道,“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1]4953。春秋末年,诸侯国实力日益增强,僭越礼制的行为屡见不鲜:“天下之无道也久矣”[2]68,因此成年后对“礼乐”有了更深刻感悟的孔子愈发推崇“先王之美”。(剩余771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