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谷的“偏移”与“固守”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前些时日,若谷联系我,问我可否来写她的“印象记”,我其实是有点意外的。2016年夏天,若谷从山东大学硕士毕业后去北京大学读博,博士毕业后重返母校任职于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虽然我们在同一所学校,也是同一学科,但毕竟分属济南、青岛两城,交流机会并不多。我对她的印象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她读硕士时的记忆,那时她思路开阔,谈吐清晰,有时也不免掉掉书袋,但在话题研讨中总能因犀利的见解成为小小的“意见领袖”;一方面是这些年看她各类文章的欣喜,无论是对当下力作的批评,还是借科学话语对十七年文学议题的重返,抑或对科幻、侦探等新文类的思考,都有所发见。(剩余328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