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在“诗言志”到“诗缘情”转变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对于诗的源起和作用,中国古代文论对其长期持有“讽喻教化”和“吟咏情性” 两种态度与认知。两者受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动态变化、不断发展的状态。在此期间,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在汉朝至南北朝的演变历程中,逐渐脱离歌功颂德或是讽谏劝谕的社会功能,演变出了体物、抒情等特点。而这些变化为诗歌从“言志”过渡到“缘情”文学理论的提出提供了思想基础与例证。(剩余498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