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霞教授治疗膜性肾病高凝状态经验探析
【摘 要】
膜性肾病高凝状态在临床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但长期服用会有出血及肝、肾功能损害等风险,需要定期监测相关凝血指标,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中医药治疗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活血不伤血,止血不留瘀,大大降低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的倾向,还能预防长期服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文章总结了高艳霞教授治疗膜性肾病高凝状态的临证经验,其认为该病多因“湿热”“气虚”“阴虚”“阳虚”致瘀,临床上将辨证与辨病论治相结合,采用益气、清热、滋阴、温阳并加以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膜性肾病高凝状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剩余69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