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进步与稳重:王人美的银幕形象变迁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1931年5月,上海联华影业公司与由黎锦晖组织的明月歌舞团全体人员签订合同,作为歌舞团的一员,王人美正式进入中国电影史的篇章,同时获得了不同于以往娇弱女星形象的“野猫”“野玫瑰”等称号。本文主要研究在此后的30年里,随着时代的流变与个人的成长,王人美塑造了哪些银幕形象。

一、活泼:王人美的银幕初印象(1931-1934)

在1931—1934年间,王人美开始了在银幕上的初次献影,王人美主要出演了《野玫瑰》(1931,导演孙瑜)中渔行杂工的女儿小凤;《都会的早晨》(1932,导演蔡楚生)中城市踏车夫的女儿兰儿;《春潮》(1932,导演郑应时)中的严玉瑛;《渔光曲》(1934,导演蔡楚生)中的渔家女小猫;《小天使》(1934,导演吴永刚)中的姐姐,由于未能找到《都会的早晨》与《春潮》的片源,笔者仅能以其他现存影像与文字信息对王人美在这一时期的银幕形象进行分析。(剩余8130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