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里的“自然摆渡人”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我的成长从不是孤军奋战,是苏州的湿地政策推着我走,是城市对生态的重视,让我有底气把自然教育做深做实。”

清晨的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芦苇叶尖凝着露水,郭露霞踩着木栈道往前走,帆布包的透明密封盒里,放着刚捡的蜻蜓蜕壳与蝉蜕——这些都是她上社团课的“教具”。从2011年成为讲解员,到如今成长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优秀注册讲师,十三年来,她的每一步都踩着苏州建设国际湿地城市的节拍,每一堂课都是“两山”理念在基层最鲜活的实践。(剩余2120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