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手”应超:田间地头指挥“作战”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对应超来说,改变命运轨迹的齿轮早从10年前就开始转动。当时他20岁,看到女朋友一家在农田里埋头苦干,不由萌生出一个想法:“能不能用无人机代替人工来施肥、打农药?”然而了解后他才知道,国内的植保无人机还处于起步阶段,“最便宜的一架也要20万元”。

幸运的是,转机比想象中来得更快。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农用航空建设,可用于播种、撒药、施肥的植保无人机迅速发展。(剩余257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