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幻梦”探究中国戏曲中的审美志趣

——以东北二人转单出头《红月娥做梦》,明传奇《邯郸记》,京剧《春闺梦》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中国美学以老子为开端,奠定了对于“道”的核心追求,孔子主张艺术的道德教化作用,使中国艺术拓展了传播与教育的性能,奠定了“志”的概念。随着美学的日趋完善,又出现了“趣”的概念。无论是汤显祖还是公安派,都曾对“趣”进行了阐释。中国独特的民族审美趋向——志趣便形成了。审美志趣是一种融合了道德教化,基于“慧”“趣事”“趣物”之上的审美取向,它的终极追求是探寻生命、宇宙深邃的真理,是求“道”的美学。(剩余438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