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妆品既不安全又涉嫌违法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些商家售卖“材料包”,由顾客自制化妆品实现“私人定制”效果,具体操作模式是商家出售化妆品原材料、制作工具和制作方案,顾客自行制作完成。此类行为相当于将“半成品”拿出去卖,将生产场所转移到外面,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
专家建议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监管部门应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手段,最大限度把不安全产品阻挡在市场之外;还要加大对“特”字号化妆品生产、销售和宣传中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形成一定的震慑力;消费者也应提高对广告信息的辨别能力,要有维权意识,注意留存证据,必要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举报。(剩余330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