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小德出入可也”历代判读及适用

——以朱熹的判读为中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对于《论语》“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历代判读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西汉《韩诗外传》及刘向说该句为孔子所言,含有不拘小节之意;其二,魏以后儒者认同该句为子夏所言,较多的是指对他人不求全责备;其三,南宋朱熹认为子夏所言轻视小节,因而有弊病。朱熹的解读为其后学所发挥,尤为强调不可轻视小节,对后世影响很大。(剩余1236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