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共同体的变迁与重塑

——基于晋西L村“午餐会”的经验分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乡村共同体的形成是村庄治理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基层善治的基础。乡村共同体经历了自然属性为主、政治属性为主、模糊属性为主和公共属性为主的变迁。针对村级治理公共性脆弱化困境,重塑乡村共同体成为乡村治理转型实践的重要议题。调研发现,山西农村开展“午餐会”探索,依托关系联结与利益动员机制、资源整合与在地转化机制和公私协调与主体共建机制,取得空间基础提供、价值引领影响、事件匹配作用和物质供给有效的发展绩效,促进了乡村共同体的重塑。(剩余1552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