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记忆和身份认同
——1940年代侣伦的香港书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侣伦逃亡到广东紫金县隐居,期间创作的《无尽的爱》《残渣》《归航》等作品以不同体裁、视角、时间点来表现香港之战引发的灾难和强权统治、抵抗和逃亡,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地方香港的眷恋之情以及作为祖国一份子的骄傲和强烈认同、激昂的反战意识。无疑,香港沦陷和异地逃亡的经历丰富了侣伦的战争体验与香港书写,他以咖啡馆、书为具体抓手真实地展现都市日常生活如何因战争而发生变化,还尝试了一套爱情与民族同情情感结构转化的范式,建构一个具有香港地方特色的反战共同体,进一步反思和确立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剩余1589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