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百合水稻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为解决百合连作障碍问题,以卷丹百合为材料,2018—2020年在湖南省永州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计百合—百合(百合连作)、百合—晚稻(水旱轮作)、早稻—晚稻(双季稻)3 种种植模式,测定百合、水稻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百合产量、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百合生育期达140 d,在7月20日之前成熟收获,可以进行晚稻种植,晚稻生育期为112 d,在10月16日前成熟收获;水旱轮作处理的大田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有机质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大田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有所降低;总产值、总收入分别达到14 877.35、6 457.65元/667m2,产投比达到了1.77。(剩余7457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monitor